2025年7月12日,广西职业师范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组建的“与光同行”中华文化传承团沿着红色足迹开启了一场“传承革命精神、践行青春担当”的主题的实践活动。从钟竹筠旧址的信仰追寻,到中越友谊人民公园的“00后话百年”,再到国民大讲堂的理论深化,最终以擦拭界碑的行动诠释忠诚,一路行走,一路感悟,让红色基因在青春步履中薪火相传。
访旧址悟初心,触摸信仰的温度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东兴镇公园社区钟竹筠纪念馆。青瓦土墙间,泛黄的手稿、锈迹斑驳的遗物,无声诉说着这位革命先驱“为党为民、至死不渝”的壮烈人生。在公园社区支书的带领下,大家循着钟竹筠的足迹,仿佛看到了那个烽火年代里,她以瘦弱身躯扛起革命重担的坚毅身影。纪念馆里的每一处细节,都成为触碰初心的触点,让爱国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扎根。
00后话百年,让红色故事“活”起来
随后,团队成员在中越人民友谊公园开展“00后话百年”活动,沿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东兴烈士陵园纪念亭、友谊林展开,团队成员们化身“红色讲解员”,将历史故事与时代感悟结合,让红色记忆在行走中流淌。
移步东兴烈士陵园纪念亭,团队成员在陈汉东烈士的事迹前驻足。“1898年出生的陈汉东,从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到地下斗争勇士,39岁的生命虽短暂,却在反清剿、土地革命中书写了不朽篇章。”团队成员将这位福建籍烈士“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故事与当代青年的使命相连,他用生命守护的信仰,正是我们今天要坚定传承的力量。
友谊林中,两只紧握的大手雕塑静静伫立,底座上中越两国国旗交相辉映。青年们以“树”为喻:“这片树林里的每一棵树,都像两国边防部队的情谊,根连根、肩并肩。正是这种紧密合作,才筑牢了边境安全的屏障,守护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枝叶婆娑间,宣讲声与风声交织,仿佛在续写新时代的友谊篇章。
讲堂深研强信念,让创新理论“落”下去
随后,“传承革命精神、践行党的创新理论”专题宣讲会在此展开,社区的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团队的党员同志余慧娴以钟竹筠的事迹为切入点,从她“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谈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她在困境中坚持传播革命真理的执着,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的重要性。一场深刻的讨论,让革命精神与时代理论产生共鸣,也让青年们更加坚定:唯有将理论学深悟透,才能让革命先辈的理想在当代落地生根。
擦拭界碑守家国,让青春担当“显”出来
最后,团队成员来到1368号界碑前。当“中国”二字映入眼帘,团队成员们纷纷拿起工具,俯身擦拭碑体上的尘土。这一擦,不仅是对界碑的守护,更是对烈士们“保卫家国”遗志的接力。夕阳下,洁净的界碑巍然矗立,如同青年们挺拔的脊梁,诉说着对祖国的赤诚。
撰稿:黄翠萍
图片:傅永高 杨 杨
指导老师:陈丽金 张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