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亮实践路丨工人运动燃薪火,接续使命谱新章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
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
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2025年暑期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学子
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
用实际行动上好社会实践这门“必修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红色故事青年说团队于今年暑假开展“追忆红色先驱”专项活动,红色广场忆往昔,先烈热血铸丰碑。7月13日团队成员前往南京江北新区红色广场,在红色广场开展志愿讲解服务,聚焦革命先驱王荷波的事迹,通过生动讲述其革命历程与精神内涵,向参观群众传递红色力量。

“红色广场忆往昔,先烈热血铸丰碑。”7月的南京江北新区红色广场上,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以这句铿锵有力的开场白开启了一天的讲解。作为“红色故事青年说”活动的核心内容,他们将焦点对准了王荷波这位与江北新区紧密相连的革命先驱。
用生命诠释”品重柱石”:
播撒革命火种,为了工人阶级的自由和尊严

来到江北新区,首先了解到的是与此地红色历史息息相关的革命先驱——王荷波同志。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代表,更是南京地区革命火种的播撒者。1882年,王荷波生于福州;1922年,他在浦镇机厂领导成立了南京地区第一个党小组;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11月,在北京英勇就义。他以用生命诠释了”品重柱石”的崇高精神。面对敌人的屠刀,他大义凛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在工运斗争中,他冲锋在前,带领工人阶级为自由和尊严而战。他的革命意志如钢铁般坚定,他的奉献精神如烈火般炽热。
团队一行来到广场东侧,看着眼前的景象,回荡的火车汽笛,仿佛穿越时空,将我们带回1923年那个热血沸腾的初春。

当年的这片土地上,工人们用身躯卧轨,以热血抗争,在津浦铁路上演了一幕气壮山河的”二七”壮歌。这场惊心动魄的罢工斗争,犹如黑夜中的火炬,照亮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征程,更铸就了”品重柱石”的不朽丰碑。
进入场馆内部,展柜中陈列的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展品,书写的一段段文字,它们无一例外的向我们传递着那一段至今看来仍让人动容的红色历史。

团队成员在此处细细端详着,脑中一点点构筑起工人运动的血泪史,仿佛置身于那些年,体会着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由点到线到面的发展壮大,感概着王荷波倾注的心血和努力。为我们讲解了在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王荷波等如何由工人领袖成长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的艰苦历程。



当夕阳为红色广场的纪念碑镀上金边,队员们的讲解声渐渐平息,但“王荷波们”用生命书写的精神史诗,正通过青年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这次实践让队员们明白,红色讲解不只是复述历史,更是用青春视角与先辈对话,在“告慰先辈”与“启迪当下”中,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血脉,成为照亮未来的精神火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