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浙江农林大学“党团融光 践悟苍南” 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收官之日

时间:2025-07-12 16:56:01 关注:
 7月11日,浙江农林大学“党团融光,践悟苍南”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钱库镇项东村文化礼堂,与负责人黄女士及村书记深入交流,为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画上圆满句点。作为团县委推荐的调研点位之一,这里正探索文化礼堂与“家门口青少年宫”的融合路径,为实践团的课题研究增添了基层创新样本。

  调研开始前,黄女士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文化礼堂的功能分区,以便更好了解文化礼堂与“家门口青少年宫”的融合优势。




  在参观文化礼堂的过程中,实践团恰巧遇到了负责“家门口青少年宫”修建工程的工作人员前来进行查看。工作人员手持工程单,与村书记、黄女士一同仔细核对场地改造细节,从墙体翻新质量到活动区域功能划分,逐项确认是否符合规划标准。签字落笔的瞬间,不仅标志着青少年宫整体框架搭建完成,更让在场众人真切感受到这项惠民工程从蓝图走向现实的坚实步伐,为此次文化礼堂探访增添了一份见证成长的特殊意义。


  青少年宫现状
  座谈中,村书记详述了场地转型故事:这片曾承载了许多记忆的厂房旧址,如今正以文化礼堂为核心焕发新生。依托常年开展的周末民俗活动、节气主题活动积累的群众基础,当地计划在隔壁场地打造加盟式“家门口青少年宫”,针对农村青少年需求降低收费标准,将零散的文化体验活动系统化、规范化,既保留烘焙、传统手工艺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又融入科普课程,形成“活动育人+文化传承”的双轨模式。

  黄女士补充道,文化礼堂常年保持每周两场活动的频次,已沉淀出成熟的群众动员机制,这为少年宫落地提供了天然土壤,未来还将通过与上级青少年宫活动联动,实现资源互通与影响力辐射。
  实践团注意到,此地探索中,村两委牵头整合闲置资源,团组织对接青少年需求,村民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协作精神参与建设,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校外教育服务有机结合。这种“阵地复用+成本优化+文化赋能”的思路,为破解农村校外教育资源短缺提供了新视角。

  至此,实践团三天调研行程收官。从苍南县青少年宫的整体运营剖析,到灵溪镇党群服务中心的阵地支撑探索,再到项东村文化礼堂的融合创新实践,团队循着党团融合的脉络,完整记录了“家门口青少年宫”从政策设计到基层落地的鲜活历程,为课题研究积累了兼具广度与深度的一手素材,更见证了公共服务资源下沉过程中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温度。
作者:叶瑞帆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