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鸦鹊村的科技田园:当绿色稻田遇见植物工厂

时间:2025-07-09 13:16:01 关注:

鸦鹊村的科技田园:当绿色稻田遇见植物工厂

         在嘉善县西塘镇鸦鹊村,青瓦白墙依旧倒映着水乡的静谧,田埂间却涌动着现代农业的科技热潮。近日,嘉兴大学鹊禾项目团队走进这片土地,探寻 “科技育苗 + 智慧种田” 如何重塑传统农业的生产范式。当成员们踏入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现代农业中试基地”,扑面而来的不是泥土的芬芳,而是智能温室里精密仪器的嗡鸣——这座藏于江南水乡的 “植物工厂”,正上演着一场静悄悄的农业革命。

一、智能温室里的 “植物实验室”

         在中试基地核心区,智能玻璃温室整齐排列,如同镶嵌在稻田中的水晶盒子。透过双层中空玻璃望去,草莓幼苗在气培管道中舒展根系,蝴蝶兰组培苗在无糖培养基上迸发新叶,与传统农田的耕作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在这里,智能系统动态调节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为不同作物定制 “生长日历”。这种堪比实验室的精细化管控,让曾经 “靠天吃饭” 的农田变成了可控的植物生长车间。

二、共富大棚里的收益革命

         穿过中试基地,共富大棚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村民正在采摘的“太空小番茄”枝繁叶茂,每串果实都均匀接受光照。这种成就源于“科研成果+产业应用”的无缝对接:基地采用“高校研发—企业转化—农户参与”的共富模式,研发的高端盆栽花卉通过上海江苏等地的高端商场直销,水培蔬菜实现“从实验室到餐桌”48小时直达,供应长三角百余家精品超市。科技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勾勒出绿色农业的新图景。

三、从试验田到示范带:长三角农业新范式

         站在基地顶楼远眺,200多亩地的共富大棚在田间整齐排列,五颜六色的农作物相映成辉,构成传统农业与数字科技交织的独特景观。这里诞生的“鸦鹊模式”,正沿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向外辐射。
         中试基地不仅培育种苗,更在培育农业现代化的基因。基地构建的“研发—中试—转化”全链条,已形成可复制的技术输出模式。
当暮色降临,智能温室的补光灯次第亮起,为幼苗披上温柔的光衣。这片曾经承载着“鱼米之乡”美誉的土地,正用科技重新定义“春种秋收”:不再依赖季节轮回,而是让每个季节都成为丰收的可能。从植物工厂延伸开去的,不仅是标准化的种植技术,更是乡村振兴的全新路径——当科技之根深扎乡土,千年农田正在孕育属于未来的丰收图景。
 
 
作者:大学生之声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