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北疆青锋实践团西湾煤矿实习:在能源一线淬炼报国初心

时间:2025-07-07 21:08:12 关注:

 
一、初识能源:在钢铁丛林中触摸“国之大者”
 
实践团进驻西湾露天煤矿时,正值矿区新一轮安全生产攻坚期。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在陕北的核心生产基地,这座年产能超2000万吨的现代化煤矿,是保障华北地区电力供应的“能源粮仓”。在矿企导师的带领下,学子们首先走进了露天采矿场——这个直径超3公里的“巨型坑洞”里,20台巨型挖掘机如钢铁巨人般精准作业,50辆载重百吨的自卸卡车组成运输长龙,每天将数万吨原煤送往破碎站。
 
“课本里的‘露天开采工艺’突然变成了眼前的宏大场景,那种震撼让我瞬间理解了‘国家能源安全’不是抽象的概念。”在随后的实践中,学子们按专业分组,深入破碎站、洗煤厂、皮带运输系统等生产环节,通过“跟岗作业”“设备巡检”“数据记录”等方式,系统学习煤炭开采的全流程工艺。
 
西湾煤矿的智能化转型成果尤其让学子们惊叹。在调度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矿区各区域的生产数据、设备状态和环境指标,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系统即可完成对20台挖掘机、50辆卡车的远程调度。“过去以为煤矿是‘傻大黑粗’,没想到这里的智能化程度比很多实验室还高。”西安科技大学的张萌同学笑着说,这种认知颠覆让她重新审视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
 
二、学以致用:用专业智慧服务矿企需求
 
实践团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更是技术的参与者。针对矿企提出的绿色开采、效率提升等实际需求,学子们组建了3支专项调研小组,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案。
 
“绿色矿山”调研小组聚焦矿区排土场的生态修复难题。队员们顶着烈日在排土场采集了200多份土壤样本,用无人机航拍绘制三维地形图,结合环境科学专业知识,提出了“乡土树种+微生物改良”的植被恢复方案。“我们发现沙棘、紫穗槐等本地植物成活率比引进品种高30%,这个方案已经被矿企纳入下一步治理计划。”
 
此外,实践团还与矿企技术骨干联合举办“青年创新论坛”,围绕“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煤矿设备再制造”等话题展开讨论,最终达成5项校企合作意向,涉及实习基地建设、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等领域。“这些年轻人的想法像‘新鲜血液’,给我们带来了新思路。”西湾煤矿总工程师张强评价道。
 
三、立志能源: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总结会上,实践团成员用短视频、调研报告等形式展示成果。当纪录片《西湾青春记》播放时,屏幕上晒黑的脸庞、专注的操作、与矿工师傅的亲切互动,让在场者深受感动。 
神延煤炭公司党委书记在讲话中肯定了学子们的表现:“你们用青春视角诠释了能源担当,西湾煤矿为能成为你们认识能源的‘第一站’而自豪。”他同时宣布设立“北疆青锋”奖学金,鼓励更多青年投身能源事业。
 此次西湾之行,不仅让学子们读懂了能源事业的分量,更让“能源报国”的种子深深扎根在青春的心田。
作者:高泽同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