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农旅换新,育苗筑梦”实践队前往福建省安溪县蓬莱镇鹤前村进行采摘荔枝的助农调研活动。

图为实践队合影
“南园荔子压枝低,催幄摇风鸟乱啼”。七月的风裹挟着暑气掠过枝头,却在荔枝林里酿出一片醉人的甜。漫山遍野的绿浪间,荔枝像被打翻的胭脂盒,泼泼洒洒缀满枝桠——初熟的带着鹅黄的晕,熟透的裹着玛瑙的红,沉甸甸挤成一团,把枝条压得弯下腰来,仿佛下一秒就要顺着风势滚落。
阳光穿过叶隙,在果实上跳着细碎的舞,果皮上的小疙瘩都泛着莹润的光,像无数颗被阳光吻过的红珍珠。风过时,整树的荔枝便轻轻摇晃,叶影婆娑间,满鼻都是清甜的香,浓得化不开,连空气都变得黏黏糯糯。果农的竹篮在林间穿梭,抬手便拢住一串饱满,指尖触到果皮的微涩,掌心却托着沉甸甸的丰盈,不消片刻,竹篮里就堆起一座小小的红山,红得晃眼,甜得入心。
荔枝林在我们眼中不断显形。枝桠斜斜地探出来,托着一团团、一簇簇的红。密的地方,果子挤得看不见叶片,只露着沉沉的红,把细枝压成弯弓,风过时便轻轻晃,像无数小红灯笼在叶间荡秋千。
伸手去摘时,指尖先触到果皮上细密的小疙瘩,带着点生涩的质感。捏住果蒂转半圈,“嗒”一声轻响,果子便落进掌心。阳光慢慢爬高,光斑透过叶隙落在果子上,红得更透亮,连果肉的莹白都像要从皮里透出来。摘到尽兴时,索性坐在树下,剥开一颗,汁水顺着指缝往下滴,甜意漫过舌尖,连呼吸都染上了蜜色。
荔枝树下的直播架支稳,镜头里,漫山的绿浪间浮动着点点绛红,像谁把晚霞揉碎了撒在枝头。伸手拨开一片叶,露出藏在后面的簇簇荔枝,红的、半红的、还带着青晕的,挤在一处晃悠。直播间里,主播介绍着荔枝的好处,一边剥开荔枝的外皮,一边夸赞着荔枝水分的饱满和甜度,当镜头转到旁边的果农时,阿伯拿着竹篓,篓里的荔枝堆得冒了尖,他抬手抹了把汗,对着镜头憨厚的笑。

图为荔枝采摘
“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影映石逶迤。”在采摘荔枝的实践过程中,队员们表示,满眼的绿与红便撞入眼帘——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桠,像无数盏小红灯笼在叶间摇晃,空气里浮动着清甜的香。大家分工协作,有人踮脚够高处的果串,有人细心分拣成熟的果实,有人蹲在树下整理竹篮掌心托着饱满的分量,每一次“轻旋摘落”的动作里,都藏着对自然馈赠的珍视。汗水浸湿衣衫时,才真正懂了“一筐荔枝千滴汗”的深意。果农们熟练的手法背后,是年复一年的守护;枝头饱满的果实底下,是风吹日晒的耕耘。当竹篮渐渐堆成小山,红果子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那份成就感远不止于收获的喜悦,更有对“耕耘与收获”最朴素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