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深植“绿色基因”:系统学习解码矿山可持续发展密码
7月5日,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社会实践团在内蒙古大唐国际锡林浩特矿业公司胜利东二矿的实践学习进入理论升华阶段。一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绿色矿山建设”专题知识讲座,为学子们系统梳理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核心理念、国家标准、关键路径与未来方向,将连日来的实地见闻升华为对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认知,在青年学子心中深植下“绿色矿业”的坚定信念。
理念筑基:从“必答题”到“竞争力”
讲座伊始,矿方资深技术专家(或环保负责人)开宗明义,阐述了绿色矿山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极端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国家战略的刚性要求: 专家强调,建设绿色矿山是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是矿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国家相关部委制定的《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是行业必须遵循的准则。
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专家指出,绿色矿山建设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更是提升企业形象、降低环境风险、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绿色”已成为现代矿业最亮丽的底色和最具潜力的“增长极”。
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压力增大的现实,推动矿业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智能转型,是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根本出路,关乎行业的未来生存与发展空间。
体系解码:九大维度勾勒“绿色矿山”全景图
讲座的核心部分,专家结合胜利东二矿的实践,深入解读了国家《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的九大核心维度,构建起清晰的绿色矿山建设框架:
依法办矿(合规性): 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环保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证照齐全有效,是绿色矿山的首要前提。
规范管理(高效性): 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利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区和谐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综合利用(高效性): “吃干榨净”是关键词。 专家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先进技术(如选煤工艺、煤矸石综合利用、矿井水深度处理回用等),最大限度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实现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等伴生资源或废弃物的资源化、高值化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技术创新(智能性): 积极应用先进采选技术、智能矿山技术(如自动驾驶矿卡、智能调度、远程监控)、节能降耗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发展。
节能减排(低碳性): 实施全过程能耗管控,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如矿区光伏),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积极助力国家“双碳”目标。
环境保护(生态性): 这是绿色矿山的重中之重。专家系统回顾了矿区在污染防治(水、气、声、固废)、生态保护与修复(边开采边治理、土地复垦、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监测与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和标准要求,与之前参观的复垦区、环保设施形成理论呼应。
土地复垦(责任性): 重申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详细介绍了复垦规划、资金保障、技术应用、工程实施及后期管护的全流程责任体系。
社区和谐(共享性): 强调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矿地和谐关系,支持地方发展,保障员工权益,实现企业发展成果与社会共享。
企业文化(引领性): 培育具有生态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绿色企业文化,使其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原来绿色矿山是一个如此庞大而精密的系统工程!”实践团成员孙同学在笔记上重重地划下重点,“它涵盖了从合法合规到技术创新,从资源利用到社区关系的方方面面,远超我们之前理解的‘种树种草’那么简单。这九大维度,就是矿山绿色发展的‘行动指南’。”
实践启示:从“知”到“行”的青春担当
讲座中,专家不仅讲理论,更结合东二矿乃至行业的生动案例和面临的挑战(如高寒干旱地区生态修复的难度、技术成本等),进行深入剖析,引发了学子们的热烈思考和讨论。
“这场讲座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现代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大门。”实践团指导老师张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它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未来的能源工作者,必须是‘绿色基因’的携带者和践行者,既要精通专业技术,更要胸怀生态文明的全局观。”
青春誓言:做绿色矿业薪火传人
通过学习,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的成员们对“能源报国”的使命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解读:
“报国”的新维度: 保障能源安全与守护绿水青山,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绿色矿山建设是实现这一双重目标的根本路径。
科技是核心武器: 破解资源高效利用、节能减排、生态修复等难题,归根结底要靠科技创新。这激励着学子们更加努力地钻研专业知识。
系统思维是关键: 绿色矿山建设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主体协同,未来能源人必须具备跨界的视野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责任重于泰山: 从依法合规到社区和谐,处处体现着矿业人的责任担当。这份责任,将由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扛起。
讲座结束,成员们心中激荡着使命感。“今天的课,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实践团成员李同学坚定地说,“我们要把‘绿色’二字刻进专业学习的骨髓里,将来无论投身科研、设计还是生产管理,都要做绿色理念最坚定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让‘黑色黄金’的开采,永远与碧水蓝天相伴!”
北疆的清风,吹拂着青年学子蓬勃的理想。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将带着对“绿色矿山”的深刻认知,将这份“绿色基因”融入血脉,立志成为推动中国矿业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让青春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程中绽放最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