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时间:2025-07-07 14:20:08 关注: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寻迹湘土,弘志传薪”实践团深耕长沙党史纪念馆开展沉浸式党史教育

  新闻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5年7月上旬,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寻迹湘土,弘志传薪”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成员,赴长沙党史纪念馆开展为期3天的红色实践教育活动。此次活动以“行走的党史课”为载体,通过文物观摩、情景教学、互动研讨等形式,让青年学子在历史现场感悟初心使命,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一、沉浸式感悟历史征程:从文物史料中解码精神密码

  长沙党史纪念馆以“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陈列”为主题,2000余件(套)文物史料系统展现了长沙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时代的百年奋斗史。实践团成员沿着“革命星火・燎原长沙”“建设岁月・砥砺前行”“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时代・逐梦前行”四大展区依次参观,在泛黄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秋收起义时使用的步枪、雷锋同志的学习笔记等珍贵文物前驻足良久。

  讲解员特别介绍了1921年毛泽东在长沙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其“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的办学宗旨引发成员热议。在“长沙和平解放”多媒体展区,通过声光电还原的1949年城市解放场景中,成员们直观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团结各界力量的智慧。团队成员杨致远在笔记中写道:“看到雷锋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日记手稿,突然理解了红色基因为何能跨越时空——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人民立场。”
                                              

                                                                             成员们在听讲解员讲解(成员韩志恒拍摄)

  二、青年学子话担当:现场研讨激活红色基因传承动能

  在纪念馆专题研讨室,实践团开展“党史青年说”主题沙龙,成员们结合专业特色畅谈感悟。成员们从空间视角分析:“纪念馆中‘半条被子’的场景复原,通过建筑尺度的压缩与光影的对比,让参观者切身感受军民鱼水情,这给我们未来的红色建筑设计提供了灵感。”

  成员们则结合行业使命分享:“在‘三线建设’展区,看到老一辈工程师用算盘计算桥梁荷载的史料,让我明白科技报国不是空谈。作为新时代工科生,我们更应夯实专业基础,在国家基建中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誓言。”                                                                                        

                                                                         成员们在毛主席和孙中山雕像前合影(成员韩志恒拍摄)

  三、实践育人常态化:让红色教育走出纪念馆融入成长路

  “此次活动不是终点,而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新起点。”成员们表示。据了解,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近年来持续打造“红色+专业”实践体系,已先后赴安阳、南京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形成“实地研学—专业转化—社会服务”的育人闭环。此次长沙之行,团队还特别走访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橘子洲头等地,在毛泽东同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题词前,成员们集体诵读《沁园春・长沙》,用青春之声回应历史之问。
                                             

                                                                            成员们在毛泽东诗词展柜前观望(成员韩志恒拍摄)

  结语

  当实践团成员走出纪念馆时,夕阳正为“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陈列”的金色牌匾镀上暖光。正如成员周其源在活动总结中所说:“红色基因不是陈列在玻璃柜里的文物,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动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把参观感悟转化为学习动力,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通讯员:周其源 杨致远 摄影:韩志恒)

作者:周其源 来源:周其源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