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数字浪潮席卷煤海!北疆青锋探秘胜利东二矿“智慧大脑”

时间:2025-07-06 23:30:56 关注:
当晨曦点亮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集中控制中心的环形巨幕,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屏息凝望:眼前跳动的并非普通数据流,而是一座面积相当于三百个足球场的“钢铁城池”正在数字维度中精准呼吸。7月6日,实践第五日,同学们走进矿山“智慧中枢”,见证卫星、5G与人工智能如何重构这座传统能源基地的血脉与神经。  
 
智慧中枢:三块巨幕调度千军万马
直径二十米的弧形主屏上,三维矿山模型正实时吞吐着亿万字节。工程师轻触屏幕,瞬间调取37号矿卡的驾驶舱视角:“每台设备都是移动数据终端,200余台重型机械的动态尽在掌握。”震撼于眼前景象的实践团员发现,这个“超级大脑”由三大系统精密咬合:  
- 天眼系统:北斗卫星厘米级定位,让矿卡如棋盘上的棋子般清晰可辨;  
- 神经脉络:矿坑全域覆盖5G专网,设备状态数据以毫秒级速度奔涌回传;  
- 决策核心:AI算法动态优化运输路径,使矿卡综合效率提升23%。  
“传统矿山调度靠对讲机吼,现在系统自动规避拥堵路段,”控制员指着屏幕上流畅移动的光点,“连轮胎损耗都纳入计算模型。”  
 
矿卡觉醒:驾驶舱里的静默革命
在远程驾驶舱,实践团员坐上包裹式操控椅。随着指尖推动操纵杆,三公里外的930E矿卡应声启动。全景影像中,矿坑边坡的岩石纹路清晰可见。“遇到突发障碍,系统反应比人类快0.3秒。”技术主管揭秘无人矿卡的进阶之路:  
> 第一阶段:疲劳驾驶监测系统(实时捕捉驾驶员瞌睡点头)  
> 第二阶段:远程接管模式(恶劣天气下地面控制)  
> 终极形态:L4级自动驾驶编队(2024年将实现15台矿卡集群作业)  
当视频展示矿卡在能见度不足五米的沙尘暴中自主泊入装卸点,控制室响起热烈掌声。  
 
数字孪生:矿山在元宇宙重生
最令同学们惊叹的是数字孪生平台。地质工程师滑动平板,采场岩层立刻在虚拟空间“剥”开剖面:“爆破前先用算法模拟十万种破碎效果,找到最优解。”系统甚至能预演生态影响——轻点“复垦预测”按钮,排土场瞬间生长出未来三十年的草木葱茏。实践团长抚摸感应手套体验虚拟巡检:“裂缝监测精度达0.1毫米,隐患未发已治。”  
 
青锋观潮:解码能源革命新范式 
“这里没有油污的工装,只有代码在奔流,”队员凝视着智慧大屏感叹,“当矿卡变成‘智能手机’,矿山升级为‘超级计算机’,能源行业的未来图景正在刷新!”带队老师李胤达指向屏幕上跳动的碳足迹曲线:“智能化不仅是效率革命,更是绿色转型的支点。每节省一升柴油,每减少一秒空驶,都在为‘双碳’目标添加砝码。”  
 
离场时,实践团员们回望控制中心——湛蓝的数据洪流在巨幕上奔涌,与窗外矿坑中钢铁巨兽的轰鸣交响成奇妙的二重奏。这座曾以“力拔山兮”著称的能源基地,如今正以“智汇万物”的姿态,为传统产业升级写下磅礴注脚。当“北疆青锋”的旗帜掠过智慧大屏的微光,年轻学子们清晰听见:中国能源工业的数字浪潮,正以鄂尔多斯高原为原点,澎湃不息。
作者:廖志龙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