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 能源报国”实践团在榆林神木神延露天矿的实践进程步入第二天。这一日,实践团成员们深度融入能源行业一线,以安全培训为先导,聚焦露天矿排水与供电系统知识学习,在能源实践的土壤中扎实深耕,收获颇丰。
上午,国家能源集团精心组织的上岗安全培训讲座,为实践团成员们构建起安全生产的知识框架。讲座紧扣露天矿作业安全核心,着重强调“上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方可上岗”这一硬性准则,明确换岗职工也需重新接受培训,从制度层面筑牢安全防线 。
讲解人员结合露天矿实际,细致阐释事故定义——在实现生产意图的行动过程中,突发与意志相悖情况致行动暂停或终止的事件,以及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20类企业事故类型,还有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事故的分级标准。同时,“四不放过”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深入解读,让成员们清晰认识到安全意识需贯穿职业始终,严守《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明晰从业者在安全保障中的权利与义务,为后续实践牢固树立安全思想屏障。
午后,单位工作人员聚焦露天矿排水与供电两大关键系统,为实践团开启专业知识学习窗口。在排水系统讲解中,工作人员剖析采坑涌水的多元来源,如岩溶裂隙水的渗透、松散岩类孔隙水的积聚等,随后详细阐释排水系统的构成及水处理全流程——从涌水收集后的沉淀、絮凝,到过滤去除杂质、消毒保障水质,处理后的中水不仅可用于矿区绿化,还能供应园区内净水企业,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
供电系统讲解环节,工作人员围绕供电线路布局、变电站功能及双电源双回路的保障机制展开,让成员们直观了解能源稳定供应对露天矿生产的关键支撑作用,洞察能源生产“动力心脏”的运作逻辑。
实践过程中,成员们全程专注记录,踊跃与讲解人员互动交流。在参观智能生产系统展示区时,矿区依托科技实现的智能化管理模式,更是引发成员们对“科技赋能传统能源产业变革”的热烈探讨,深刻感受到科技驱动下能源行业的升级迭代。
当日的实践学习,是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 能源报国”实践团贴近产业一线的深度探索。安全培训筑牢职业安全意识根基,系统知识学习解锁能源生产关键环节密码,为成员们后续实践推进及未来投身能源领域积累宝贵经验,更展现出西科学子关注能源发展、践行报国使命的青春担当。期待实践团在后续行程中持续深耕,以青春之姿为能源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书写更多实践奋进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