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建党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红途寻迹・东山筑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齐聚湘乡蒋琬广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星火跃动”红色快闪实践活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团队成员以青年创意激活红色基因,搭建起沉浸式党史课堂,让革命精神在创新表达中浸润人心。
(图为团队成员集体合照 彭思语摄)
活动开场,情景舞蹈剧《恰同学少年》瞬间抓住众人目光。广场上,团队成员用灵动的舞姿,生动重现了青年毛泽东的往昔场景。橘子洲头,江风猎猎,毛泽东与蔡和森、萧子升等一众志同道合的挚友并肩而立。他们身姿挺拔,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坚定。毛泽东时而激昂地挥动手臂,时而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与朋友们畅谈着对国家命运的思索。
(图为团队成员演绎情景剧 刘娜摄)
他们围坐一处,就着国内外形势、学术观点各抒己见。毛泽东分享着自己的见解,提出他们约定的 “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间的问题,不谈家庭琐事,诉说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志向。朋友们或是频频点头,或是起身热烈回应,思维的火花在空气中碰撞。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呐喊在广场上空响起,百年前青年的壮志豪情与当代学子的使命担当相互呼应,形成强烈的精神共鸣,也让红色故事更具感染力。
(图为团队成员交小朋友剪纸 刘娜摄)
本次活动还开展了非遗体验区,热闹非凡。负责剪纸区的团队成员手把手教小朋友们剪出传统纹样,蝴蝶、团花等在红纸上渐渐成型;漆扇绘制桶前,孩子们将空扇浸泡在五彩颜料中上色,家长们在一旁帮忙调色,欢声笑语中,传统文化的丰润气息在广场上流传开来。
紧接着,朗诵与宣讲环节拉开帷幕。团队成员齐声朗诵《岳麓回响,星火成钢》:“晨雾漫过岳麓山的脊梁,湘江的浪花把往事轻轻吟唱……” 激昂的语调里,仿佛能看见先辈们在第一师范苦读、在橘子洲头论道的身影。宣讲员谭锦洪则讲述起工人夜学的故事:“‘工’字上一横是天,下一横是地,中间站着的是工人阶级,说明工人阶级是顶天立地的。” 鲜活的细节让听众仿佛置身当年的课堂,感受那份贴近劳动人民的赤诚。
(图为团队成员跳毛氏六段操 刘娜摄)
活动尾声,团队成员伴着明快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歌跳起了毛氏六段操。这套由青年毛泽东创编的健身操,融合了体操的舒展、武术的刚劲与中医养生智慧,抬手、踢腿、转身间,尽显蓬勃朝气。“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理念,在一招一式中自然流露,不少观众也跟着节奏舒展身体,广场上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氛围。
此次实践活动以建党节为契机,将暑期 “三下乡” 打造成了红色文化“青春加油站”。青年学子们通过艺术化表达重构历史场景,以非遗传承活化红色资源,借创新演绎传递红色信仰,让党史从文献记载走向鲜活体验,推动红色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共鸣”。正如现场一位老党员感慨道:“看到年轻人用这样新颖的方式致敬建党精神,我们坚信红色基因定会在代代传承中绽放新光彩。”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红途寻迹・东山筑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此次活动,生动诠释了红色文化的传承既要坚守“根”与“魂”,更要接续“气”与“脉”。当青年力量与红色基因同频共振,革命先辈的精神火炬必将在新时代激荡起更强劲的力量,引领民族复兴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