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见古老历史,解文化新机

时间:2025-02-17 19:54:01 关注:
  文化铸魂,润物无声。为深入研究黄河流域祭祀文化内涵,了解文旅产业发展现状,探寻山西地区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方向,1月21日,“古祭新颜”黄河源调研团成员荆方怡前往运城博物馆展开了调研实践活动。
  运城博物馆成立于2013年,收藏了约13万件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的各类文物。宛如扎根于黄土高原之上的老树根,运城博物馆诉说着河东地区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见证着黄河流域祭祀活动的变迁。
  踏入博物馆首先来到的是“华夏寻根”展厅,透过触摸屏和“陶片文化堆积墙”,团队成员看到了远古时期河东地区文明的发展。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的制作过程,横北倗国墓地上层贵族的丧葬仪轨,这些经过复原的场景与画面展现出史前时期先祖们朴素的祭祀习俗。
  运城博物馆内设有文创展区,一件件文创产品独具匠心,是古老文化在当代的再次生长。作为关公故里,运城博物馆从关帝祭祀文化中抽象出代表性符号,打造出一批内涵丰富的文创精品。义行天下,招财辟邪的动漫关公形象可爱又不失特色,适合做成帆布背包上的印花、冰箱上的装饰磁贴与精美绝伦的剪纸工艺画;永乐宫壁画栩栩如生,令人着迷,设计师将其与单肩包结合,既展现出元代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也诉说着建国初期永乐宫迁建的艰苦卓绝;甘泉神泽润万物,福被苍生,印有甘泉神形象的水杯承载着运城人民对每一位游客美好的祝愿。这些产品立足于河东地区的祭祀文化,承载着山西记忆,为每一位消费者提供了触摸历史的窗口。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与博物馆文创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了解到当下旅游区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困境。如何充分利用地区文化资源优势,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产品,正是当下博物馆文创“破圈”的关键。关公形象的再绘制、永乐宫壁画的再创造、甘泉神祭祀仪式的再挖掘等转化工作仍需继续推进。此外,在与博物馆游客的交流中,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了青年群体对于博物馆设施建设的意见和对文创产品的新期待,如何持续吸引年轻人群体关注山西地域习俗和黄河文化已经成为文创产业发展的新目标。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此次运城博物馆之行为团队提供了丰富的文创设计案例与文旅实践经验。通过实地走访,团队成员初步把握了文创市场现状,由此正确分析和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路径,有助于推动地区旅游业繁荣,促进黄河流域祭祀文化的年轻化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作者:大学生之声 来源:荆方怡 汪泓妤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