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韵传四海,遗风颂九州”团队萍乡博物馆调研实践
时间:2025-02-11 12:37:40 关注:
近日,“红韵传四海,遗风颂九州”实践团队深入江西省萍乡市萍乡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关于萍乡历史文化探寻的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萍乡地区的历史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呈现,探寻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萍乡市,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成员,素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其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文化的积淀与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1979年成立以来,萍乡博物馆承载着向公众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使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自信提升的重视,萍乡博物馆的作用日益凸显。
调研实践内容丰富多元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首先对萍乡博物馆的概况进行了详细考察。该博物馆坐落于萍乡市滨河东路376号,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宜人。新馆于2010年10月26日正式开馆,主体建筑高达28米,占地约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9万平方米,内设有陈列展览区、民俗风情区、历史大讲堂等多个功能区,为文化展示与传播搭建了广阔平台。
萍乡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丰富多样,现有文物13766件,其中一级文物26件,二级文物80件,三级文物1360件。这些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萍乡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和文化风貌。基本陈列《昭萍之光——萍乡自然、历史与人文陈列》分为序厅、山水淑清、昭萍史迹、桑梓俊彦、尾声金凤朝阳等部分,全方位展示了萍乡的自然风光、悠久历史、灿烂人文、经济风貌和民俗风情。特别是在昭萍史迹部分,重点介绍了新石器晚期到清代萍乡人类的生产、生活史,尤其是三国吴宝鼎二年(267)以来萍乡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西汉见日之光铭铜镜、唐天宝五年龙钮铜钟等珍贵文物,见证了萍乡历史的沧桑变迁。
在传统文化呈现方面,萍乡博物馆深入挖掘和展示了萍乡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展示区介绍了明清以来萍乡民间独特的民间工艺、生产工具、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同时,展区内还设有《萍乡党建历史展》和萍乡科技馆,展示了萍乡地区的党建历程和科技发展。萍乡地区的傩、春锣、花锣鼓、铜管乐等民间艺术在展览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尤其是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萍乡春锣,其独特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在博物馆中得以完美呈现。此外,博物馆通过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等,增强了公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调研实践意义重大深远
此次调研实践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萍乡博物馆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展示萍乡地区的历史发展和传统文化,有效提升了公众的文化自信。参观者能深刻感受萍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进而更加珍视和传承本土文化。同时,博物馆作为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它通过举办各类展览和活动,将传统文化以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呈现给公众,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萍乡博物馆深入挖掘和展示本土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此外,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它通过举办各类展览和交流活动,加强了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了萍乡的国际知名度,为萍乡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萍乡博物馆在展示萍乡地区历史发展和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红韵传四海,遗风颂九州”团队深刻认识到博物馆在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未来,应继续加强对博物馆的支持和建设,让博物馆成为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的重要力量。
作者:大学生之声 来源:大学生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