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红韵传四海,遗风颂九州”团队参观刘集纪念馆

时间:2025-02-11 12:27:10 关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韵传四海,遗风颂九州”团队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对红色历史的探索渴望,前往山东东营广饶县大王镇刘集纪念馆进行参观与拍摄,期望通过亲身经历,深入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传承红色基因,提升自身的历史认知与社会责任感。

刘集纪念馆位于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后村,作为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刘集支部的诞生地,这里保存着我国首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纪念馆由主展厅、中共刘集支部旧址复原陈列展厅、《宣言》特色展厅等多个部分组成,通过实物、图片、场景复原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早期共产党人的革命历程。

团队踏入刘集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纪念馆主体建筑,它以质朴的风格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成员们随即调整相机,拍摄下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外观,记录下开启红色之旅的瞬间。

在主展厅,丰富的展品与详实的史料扑面而来。一幅幅黑白照片记录着革命先辈们坚定的面容,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从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到发动群众开展斗争,每个历史阶段都通过文字、图片与实物完美呈现。团队成员认真阅读每一段文字介绍,仔细端详每一件展品,用相机捕捉触动人心的画面。在展示中共刘集支部成立过程的展区,模拟会议场景的雕塑栩栩如生,仿佛将大家带回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镜头下的党员们围坐在一起,商讨革命大计,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来到中共刘集支部旧址复原陈列展厅,这里按照当年布局进行复原,土坯房、简陋的桌椅,再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工作和生活的艰苦条件。屋内陈列的煤油灯、旧书籍等物品,见证了先辈们探索光明的艰难历程。成员们轻按快门,记录下这些承载历史记忆的物件,感受着先辈们的坚韧与执着。

《宣言》特色展厅作为整个纪念馆的核心区域,备受关注。在这里,珍贵的首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令人印象深刻。这本小册子虽薄却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它点燃了中国农村革命的星星之火。工作人员详细介绍《宣言》在刘集的保存与传承故事,团队成员一边聆听,一边拍摄相关资料,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为守护真理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伟大精神。

通过这次参观与拍摄,“红韵传四海,遗风颂九州”团队收获颇丰。在历史知识层面,团队全面了解中共刘集支部的发展历程,深刻认识到农村党组织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从早期党员秘密传播马克思主义,到组织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让团队对中国革命的艰难与伟大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在精神层面,成员们被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在艰苦环境下,先辈们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不畏强敌,不惧牺牲,这种精神将激励团队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同时,团队成员拍摄的珍贵照片和记录的详细资料,也为后续的红色文化传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团队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纪念馆的部分展示设施略显陈旧,一些多媒体展示存在卡顿现象,影响了参观体验;在讲解服务方面,讲解员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所有游客的需求,导致部分游客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够深入。针对这些问题,团队建议可以加大对展示设施的更新投入,运用更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增强展示效果;同时,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培养更多专业的讲解员,提升讲解服务质量。

此次刘集纪念馆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触动心灵的红色洗礼。团队在追寻历史足迹的过程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红色历史,用手中的相机和笔,将更多的红色故事传播出去。同时,也期待刘集纪念馆能够不断完善和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学习,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大学生之声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