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韶关市西河镇山蕉知青文化园,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7月18日,助力乡春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带领一群学生走进这个充满故事的文化园,开展了一节生动的
蓝染课堂,让古老的蓝染技艺与现代创意相遇,
擦出绚烂的文化火花。
 蓝染的含义
蓝染的含义       蓝染古称“靛蓝”,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其主要材料是植物染料板蓝根。蓝染暗示着一场卓越的艺术之舞,它将传统的植物染色演绎为绚丽的艺术表达。通过蓝染的艺术形式,创作者呈现出精巧的创意,以简朴的线条和古典的色彩编织出世间无穷的美景。
巧手创物,传承非遗文化
       蓝染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蓝染的起源与发展,随后指导他们动手实践这一古老技艺,深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同学们在实践队的协助下,开始设计并创造自己的作品,将传统与创意融合,让每一寸布料都写满了故事。
 
蓝染:具体过程
1. 准备材料       选择合适的布料,准备染料、橡皮筋、绳子、针线等工具。
 2. 设计与折叠
2. 设计与折叠       在布料上设计图案,然后根据设计折叠布料,运用简单的对折、螺旋状折叠或更复杂的几何形状。
 3. 捆扎或缝扎
3. 捆扎或缝扎       使用橡皮筋、绳子或针线将布料的不同部分捆扎起来,以防染料渗透。 
4. 染前处理       将布料浸湿,让水分充分湿润纤维内部,随后拧干。 
5. 染色       将捆扎好的布料放入染料中浸泡,时间和温度根据染料的说明进行调整,以达到理想的颜色深度。
 6. 氧化和清洗
6. 氧化和清洗       蓝染需要等待氧化过程来固定颜色,之后,清洗掉多余的染料。
 7. 作品呈现
7. 作品呈现       经清洗拆线后,布料上的图案逐渐显现出来。
 8. 晾干
8. 晾干       将氧化后的布料放入清水中漂洗,去除多余的染液和杂质,随后晾干。
 
探寻蓝染艺术,绽放非遗新活力
       山蕉知青文化园不仅见证了历史,更成为了蓝染艺术的舞台。在这里,传统与创新交融,历史与现代对话,每一份蓝染作品都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实践队与同学们的互动,不仅是一次手工体验,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之旅。
携手与进,共创文化新辉煌。让我们一同为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