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探讨“强国有我”精神与教书育人的内在联系,教育学院2023级教育技术学班团支部围绕 “强国有我” 精神与教书育人的内在联系,于3月11日上午在15号楼负一楼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交流会,引领支部成员深刻理解教育在民族复兴中的基础性作用,坚定以科技赋能教育、以青春奉献国家的信念将个人教育工作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交流会伊始,团支部书记通过PPT展示,详细阐述了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的重视,如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用国家教育投入增长图表直观呈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让支部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持续关注。
在对“强国有我”精神内涵的解读中,团支部书记从理想信念、担当精神、奋斗姿态等维度剖析其深意,如青年应坚定国家发展信心,主动承担国家重任,积极拼搏实现国家目标。同时,列举奥运赛场上的年轻运动员、科研领域的青年学者等优秀青年代表的案例,生动展现“强国有我”精神在各领域的实践。探讨“强国有我”与教书育人联系时,团支部书记强调教师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需将个人教育工作与国家战略需求相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交流环节,支部成员们积极分享心得。支部成员表示通过参与 “强国有我” 主题交流,深刻认识到教师肩负的双重使命:既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以品格塑造为教育核心。支部成员林震霆表示通过参与本次教育主题活动,深刻体会到 “强国有我” 不仅是青年的责任宣言,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最后,团支书总结活动成果,提出未来计划:参与教育志愿服务、提升专业素养等,鼓励成员们以实际行动投身教育事业,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本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让教育学院2023级教育技术学班团支部成员们更加明确了自身肩负的教育使命,他们将以“强国有我”的精神为指引,在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前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