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3 关注:
来源:河海大学
值此河海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河海法学校友职业发展调研团以“大哉河海,共迎百十”为实践主题,在南京、苏州、长沙等地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依托法学学科“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特色及法学院丰富的校友资源,团队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研、职业体验等方式,系统梳理校友职业历程及河海法学教育影响,为拟出版《河海法学人职业图谱》收集素材。本次实践旨在系统呈现法学校友多元职业路径与应对变革的宝贵经验,为在校生破除职业认知局限、明晰发展方向提供导航。
实践全程聚焦校友职业发展智慧与河海精神传承。本次实践始于南京,在学院校友发展办公室主任徐军老师的组织下,团队成员作为在校生代表参与法学院2015届校友毕业十周年返校活动。数十位来自司法机关、知名律所、大型企业法务、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的校友齐聚母校,回顾校园时光,并分享了毕业十年间的职业轨迹与心得体悟。校友们普遍强调,在河海法学院打下的扎实专业基础和培养的思辨能力,是其应对复杂挑战、实现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这一活动生动展现了法律职业的广阔图景,为后续深度访谈奠定了良好基础。随后,团队奔赴苏州、长沙等地,深度访谈多位典型校友:在常熟市司法局虞山司法所,2005届校友、司法所负责人何丽华分享了她从速录员到基层司法所所长的成长历程,她通过持续学习和团队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并践行“崇法明理,尚德致公”的院训服务基层;在苏州海关缉私分局,2005届校友、警长王涛结合公证处、高校到缉私警的转型,指出法学生掌握大数据分析等复合型技能的重要性,并寄语学子“胸中有法典,眼底存苍生”;在长沙,1999届校友、铜仁学院副教授袁记平回顾他从法务转向讲台的工作经历,提出“精通专业兼具人文素养”的育人理念,他强调法律人价值判断在科技浪潮中的不可替代性,并鼓励学子广泛阅读与实践,延续河海人“艰苦朴素”的精神底色……与此同时,作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成员还深入律师事务所、检察院等单位开展了职业体验活动,通过参与案件研讨、协助法律检索与文书处理、旁听庭审等具体工作,零距离感知不同法律岗位的实际运作与核心能力要求,进一步丰富了调研的维度和深度。接下来,团队还将继续前往南京、杭州等地,深入采访更多领域的校友,持续丰富《河海法学人职业图谱》素材库。
此次“大哉河海,共迎百十”主题实践意义深远。它不仅为《河海法学人职业图谱》的编撰奠定了坚实基础,系统展现了河海法学教育跨越时空的育人成效与校友们服务国家法治建设的卓越贡献,献礼百十校庆;更通过生动鲜活的校友案例,有效拓宽了在校生的职业视野,破除了认知局限。校友们关于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复合技能、提升沟通协作与人文素养、关注行业前沿的宝贵建议,为在校生应对快速演变的行业生态、明晰发展方向提供了精准导航。实践深刻彰显了河海法学人“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精神传承,激励新一代学子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将个人成长融入法治中国建设,在新时代绽放青春,续写河海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