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淮北师大银龄暖阳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数字赋能暖夕阳,青春奉献助夕照

发布时间:2025-08-06 关注: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向荣

        2024年7月,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蒋疃敬老院内欢声笑语不断。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一学生组织的“银龄暖阳志愿服务队”在此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此开展。活动以“数字赋能暖夕阳,青春奉献助夕照”为主题,通过数字技能教学、情感陪伴、数据调研等形式,为敬老院老人送去温暖与关怀,同时探索“智能+人文”双线融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一、数字赋能:跨越“数字鸿沟”,助力智慧养老
    “姑娘,这个视频通话怎么用呀?”75岁的张奶奶举着智能手机,向志愿者王同学虚心请教。这是服务队“数字一点通”技能辅导课堂的日常场景。针对老年人普遍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团队结合专业优势,设计了一对一教学课程,涵盖微信使用、健康码申请、防诈骗知识等内容。为提升教学效果,志愿者们还自制了《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图解手册》,以大字版、分步骤图示的形式降低学习门槛。活动期间,累计辅导老人10余人次,帮助老人掌握了至少3项数字技能。“现在我能跟孙子视频了,再也不怕他嫌我‘落伍’了!”李爷爷兴奋地展示新学会的功能。
二、情感陪伴:倾听岁月故事,传递青春温度
    除了数字赋能,团队更注重人文关怀。通过“夕阳青春对话”活动,志愿者们分组陪伴老人聊天、下棋、整理旧照片,倾听他们的人生故事。心理学专业的队员还设计了“心灵树洞”环节,引导老人倾诉情感需求,并提供心理慰藉。
三、调研实践:数据驱动服务优化,探索养老新模式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银龄暖阳志愿服务队不仅注重实践服务,更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调研工作,力求通过数据为养老服务优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团队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围绕老年人的数字服务使用情况、日常生活照料需求、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调研。在此次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分组走访敬老院的各个区域,耐心细致地与老人沟通交流。对于老人对智能科技的疑惑,志愿者一对一讲解,确保每位老人都能够使用基础的智能设备,为生活增加便利
         通过对老人们的了解,团队发现当前养老服务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智能设备普及率较低,近70%的老人表示从未使用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仅有少数人能够独立完成视频通话、扫码支付等基本操作;二是情感陪伴需求强烈,超过80%的受访老人表示“希望有人多陪自己聊天”,部分独居老人甚至存在轻度抑郁倾向;三是文娱活动形式单一,敬老院现有的娱乐设施和活动难以满足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于此类需求,银铃暖阳团队也做出了思考和建议,关于推动适老化智能产品研发:建议与高校计算机学院、企业合作,开发操作简便、功能实用的适老版智能应用,如“一键呼叫”“语音助手”等,降低老年人使用门槛。关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议增设书法、园艺、红色电影放映等文娱活动,并鼓励老人参与策划,增强其主动性和参与感。关于加强心理健康关怀:定期邀请心理学专业师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一对一咨询,帮助老人疏导情绪、缓解孤独感。
结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银龄暖阳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活动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数字获得感与幸福感,也为探索“智能+人文”养老模式积累了实践经验。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扩大服务覆盖面,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让“夕阳红”更温暖、更智慧。
(通讯员: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常婷婷)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