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寻美而行,以心润夏”社会实践团队在泾川县城关镇水泉村暑期爱心课堂持续进行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各民族少年儿童间的情感交融,来自各民族的少年儿童齐聚一堂,通过游戏互动、故事分享、集体颁奖等环节,共同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童真赞歌。
本次课堂以民族团结为核心,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各族儿童在实践中感受民族团结的意义。活动现场布置融入多民族文化元素,营造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少年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促进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此次活动旨在为各族小朋友搭建一个相互认识、增进友谊的平台,让“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队员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王传铜供图
活动现场,队员们组织各族小朋友开展了互动游戏。游戏结束后,孩子们认为,今天的每个任务都需要大家协同配合才能完成,这正是民族团结的意义——56个民族如同拼图般紧密相依,像传递和平鸽一样互助前行。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随机组队,在欢笑与加油声中冲向终点。孩子们望着共同完成的成果,眼中满是对团结力量的直观认知。
图为队员与孩子们做游戏。王传铜供图
队员们和大家一起参加活动,为小朋友讲解民族团结的故事。孩子们认真听着,用力点头,清澈的眼睛里映出对“团结”的向往。少年儿童是民族的未来,让各民族孩子从小相知相亲、守望相助,是筑牢民族团结根基的重要举措。本次课堂正是为孩子们搭建起交流的桥梁,让团结之花在童心沃土中绽放。每个民族都是中国大家庭的重要一块,各民族的文化都很珍贵,要牢记心底。现场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加深了对各民族文化的认知。活动现场设置了多个融合民族特色的互动游戏环节。
图为队员为孩子们讲解民族团结。郭若溪供图
颁奖环节中,队员们手持纪念品,他们首先向在场的各族小朋友致以诚挚的祝贺,大家用行动诠释了民族团结的意义。不同民族的孩子并肩站在台前,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孩子们表现的肯定,更寄托着对大家的期望。队员们表示,孩子们能将这份团结互助的精神带进校园、带入生活,成为连接各民族情谊的小小桥梁,认真做守护民族团结的小小卫士。简单的仪式里,传递着对孩子们传承团结精神的深切期许。
图为队员为孩子们发放奖品。郭若溪供图
此次课堂的举办,不仅让各族小朋友在欢乐中收获了友谊,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参与活动的孩子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让大家在实践中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从民族知识的分享到团队游戏的配合,从稚嫩的发言到真诚的笑脸,孩子们的每一个瞬间都可以看到,民族团结的种子早已在幼小的心田扎根。孩子们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的使命,将这份温暖延续,让团结之花在成长的道路上愈发绚烂。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下一代心中常开长盛。
图为队员与孩子们的合照。郭若溪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