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为了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通过组织开展“食梦乡村,青火相助”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活动,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通过艰苦环境的锻炼,磨练意志,把学到的知识有效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
实践团队依托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先进知识平台,发挥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自身优势,将自身专业知识融合五谷画、书法手工、音乐等多样艺术形式,引导儿童发现食物色彩美学,激发美学体验。同时对当地学校学生开展“典耀中华”读书行动、国旗下演讲、红色歌曲传唱、党史故事大家讲、文艺汇演等特色课程和系列活动。
石井村的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食品安全知识课,大家都热情高涨,课堂氛围十分活跃。面对老师的提问,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为了切实保障孩子们的食品安全问题,课上老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设计精妙的问答和充满教育意义的趣味游戏,向孩子们讲解食品安全的常见原因和预防食源性病毒的有效方法。

在手工课堂上,手工老师积极培养学生对手工的兴趣,引导孩子发现美、认识美,播下真善美的种子。积极引导学生们尝试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技巧,鼓励他们自由创作,表达个性。组织艺术展览,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他们对自己作品的认同感。指导学生坚持练习,提高手工技能、色彩感知和创意表达等方面能力。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一笔一画,一动一静,能勾勒明月清风,也能描绘山川湖海。在书法课上,老师立足于课堂,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创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环境。通过动画的动态讲解以及书法作品静态的欣赏,让孩子们体会中国汉字之美。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教育孩子们要按照正确的笔顺去书写,掌握笔画间的呼应关系,力求先将字书写正确、规范、整洁、美观。通过学习书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每一次的教学,都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是一次次心灵的触碰。我们携光而来,希望成为照亮孩子们的那束光。抱定“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坚定“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意志,用知识与眼界启迪智慧、用热爱和坚守点亮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