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助推银发经济健康发展,关注“银发族”日趋增长的晚年幸福生活需求,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银游行迹”暑期社会实践队从老年群体的出行需求与体验为出发点,深入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旅游景区及特色街道,通过问卷与采访的方式实地分析“银发族”关于当前出游的看法与建议,同时探访景区相关商户、旅行社等服务行业了解相关适老、便老措施,以期为浙江省“银发旅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经验与模式。
问卷传真情,笔触见温度
考虑到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同时为保证信息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实践团成员分头深入西湖、南宋御街、拱宸桥、长河老街等著名旅游区,在街头,在公园,在路边长椅,成员们用一句句亲切的“爷爷(奶奶)好,我们是来着浙江工商大学的学生……”开启一段段跨越代际的对话。
“现在的旅游嘛?大部分我感觉对我们老年人还是比较友好的,像景区的设施啊什么的我感觉都还可以的。”“哎呀不要让我买东西就很好啦。”“现在出去旅游还是挺贵的,要是价格能降下来就好了。”……这些满头银发却还是追求“诗与远方”的游客们说着他们的看法与建议,问卷上一笔笔的都是他们对未来更好出行体验的期待。
在对老年人进行采访的同时,我们也对景区商户进行了问卷调研,了解他们对于老年群体所采取的具体服务措施。
虽然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也面临重重挑战,高温、被拒绝、转场时间太长……但汗水在成就中转化成对结果的喜悦,收获远超预期的意义与成长。
实地细勘察,访谈中寻迹
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了一条特别的街区。杭州市上城区“银发时尚金街”是全省首个以银发时尚为核心主题的综合性街区,旨在打造老年消费、文旅体验、产业融合的创新标杆。在银发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上城区“银发时尚金街”以独特的定位闯出老年消费的新蓝海。
通过实地走访,实践团成员了解到,“银发时尚金街”主要以“老字号·新时尚·高品质·慢生活”为发展目标,沿街分布着中老年人服饰、医药店铺、传统小吃等200余家特色商铺和杭州老字号,涵盖吃、住、行、医等丰富业态。在打造新型业态的同时也保留了浓厚的老底子味道。沿街也设立了许多适合老年人的“打卡点”,通过与二十四节气、宋韵文化、杭州民俗等印刻在老年人记忆里的老传统“联名”,持续创新消费场景。
在调研前期准备时,实践团成员对接“银发时尚金街”的特色商户如江南春糕点、塘栖土菜馆、桐乡蚕丝被、清河坊轻居酒店、大华书场等进行线下访谈。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金街”上的商户大多都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为服务目的,不做虚假、浮夸宣传,将好名声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与真真切切的帮助打出去。
“我们在这里也是做了十几二十年了,也没啥特别的高大上的想法,就想把这些做给真正有需要的人,给真正有需要的人帮助。”“叔叔阿姨出门一趟也是难得,那我们就多给一些好服务,让他们享受性价比高的好体验。”“像我们酒店里这些AED除颤仪、轮椅、长者友好房型,都是为爷爷奶奶提供的。”
虽然上城区“银发时尚金街”发展态势良好,也在产业转型方面有着独到见解,但我们在走访与访谈过程中也发现了问题,如街区的沿街休息区(如座椅等)设施不够完善、宣传力度较小、定位明确度还有待提高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老年群体的出游意愿。
用爱绘新卷,夕阳也灿烂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4年1月15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银发文旅成为当下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经济抓手,“银发一族”也有属于他们的“诗和远方”。“趁还能走,就想多看看”,希望“银游行迹”实践团的涓涓之力,能为老年群体晚年实现“看世界”的自由注入新鲜动力,绘就银发经济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