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9 关注:
来源:白雪莲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9日至18日,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星火兴乡"实践团赴江苏省邳州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先后参观了邳州市博物馆、王杰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邳州市博物馆,队员们通过革命书信、旧式武器等历史文物,深入学习了戴蔚侠、徐林侠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团队负责人白雪莲表示:"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需要我们以不懈的奋斗去守护、去传承。"实践团成员参观邳州博物馆场景
走进议堂镇议堂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坤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实地考察了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一排排崭新的二层小楼鳞次栉比,整洁的村道两旁绿树成荫;专门为老年人打造的"幸福小院"里,老人们正在悠闲地下棋聊天;村办食堂里飘来阵阵饭香,3元一份的营养午餐让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这里的居住环境比城里的小区还要舒适便利。"队员张山龙站在村口的观景台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和随风摇曳的垂柳,由衷地赞叹道。
在"议堂之窗"红色议事堂,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物件讲述着村庄的沧桑巨变。抗战时期使用的手推车、泛黄的老照片、斑驳的路线图,与墙上展示的新村规划图、村民笑脸墙形成鲜明对比。"这些老物件是乡愁的载体,而新村建设则展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队员姜欣一边拍照记录,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
村游客中心和农产品展示馆里,实践团成员们详细了解了议堂村的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传统柳编工艺,村里打造了红色研学基地和柳编产业园。更令人欣喜的是,通过土地整合流转,村里建起了连片的现代农业示范园,金黄的稻浪与翠绿的柳林相映成趣。"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们要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效益。"村支书李坤指着长势喜人的庄稼,向队员们介绍着村庄的发展规划。队员杨泽凡深有感触地说:"只有产业振兴了,村民的腰包才能真正鼓起来,乡村振兴才有持久动力。"
实践团还走进村活动室,为孩子们讲述小萝卜头狱中坚持学习、王杰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带领他们诵读《童心向党》,并展示我国在航天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我也要好好念书,长大了当科学家,为国家贡献力量!"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让现场充满了温暖与感动。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的责任与使命。队员周丹宇表示:"作为南工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未来我想把数字化技术带回故乡,用代码为乡村振兴描绘更美好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