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矗立处,精神照盐阜 —— 大丰烈士陵园寻访记
发布时间:2025-08-19 关注:
来源: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盐渎芯传”赴江苏盐城革命老区红色研探团
踏入大丰烈士陵园,近7万平方米的园区被松柏环抱,庄严肃穆的气息瞬间抚平了路途的浮躁。纪念广场上,19.8米高的烈士纪念碑如利剑直刺苍穹,管文蔚题写的“永垂不朽”四字苍劲有力,背面段焕竞的题词“黄海之滨一塔巍峨永志功勋怀先烈”,字里行间都是对英烈的深切缅怀。
绕行纪念碑,2042个名字在英名墙上熠熠生辉。这些名字或许陌生,却在讲解员的叙述中变得滚烫——他们是殷家灶战斗中冲锋的勇士,是大中镇解放时坚守的身影,是易乃千、郭守贞等为信念燃尽生命的先驱。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未写完的人生,却在民族危亡时,毅然将句号画成了照亮前路的火把。
走进革命烈士纪念馆,900多件文物静静诉说着岁月。泛黄的书信里,有战士对家人的牵挂;锈迹斑斑的步枪上,还留着拼杀的痕迹;场景复原的战斗画面中,仿佛能听见枪炮声里的呐喊。这些“可触摸的历史”,让课本上的“革命史”变成了具象的“英雄志”——原来先烈们不是遥远的符号,他们也曾有牵挂,却为了更多人的幸福,选择把生命定格在最壮烈的瞬间。
离开时,夕阳为松柏镀上金边。这座集庄严与温度于一体的陵园,不仅是安葬忠魂的场所,更是精神的灯塔。它提醒我们:今日的幸福东大街,正是先烈们用鲜血铺就的“幸福路”。作为青年,我们既要以敬畏之心铭记英名,更要以行动让红色故事“活”下去——让VR还原的战斗场景里有青春的注脚,让英烈故事的传播中有我们的声音,方能不负那句“永垂不朽”的重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