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广师大音院学子三下乡:山歌承古韵,非遗焕新

发布时间:2025-08-17 关注:

来源:向寅、林彩玲、崖海媛、李伊芮、陈彦孜、文馨逸、黄琬婷

大学生之声(通讯员:向寅、林彩玲、崖海媛、李伊芮、陈彦孜、文馨逸、黄琬婷)2025年7月10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跃而声,乐响广师”突击队调研组在河源市先后走访源城区文化馆和河源市非遗中心,与馆长潘永光及非遗中心赖伟军老师深入交流,探寻客家山歌的传承之路,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调研组成员访谈馆长潘永光)
  作为河源客家文化核心区,源城的客家山歌自汉末随南迁先民扎根于此,内容涵盖劳作、爱情、风俗等生活万象,以严谨韵律与灵动口语彰显独特魅力。土生土长的东源人潘永光馆长,亲历了源城山歌从田间巷陌传唱到成为地方文化名片的蜕变。四十年来,他积极推动客家山歌传承,通过组织“老带新”培养传承人、开办培训班、推动“山歌进校园”,联动200余支业余团队等方式,让山歌真正走进中小学课堂。谈及未来,潘馆长表示,将进一步整合人才资源、深化政企合作、争取更多政策与资金支持,为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让这门扎根生活的艺术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
  
  (图为调研组成员与潘永光先生合照)
  虽于2024年才负责非遗中心相关工作的赖伟军老师,已深耕客家童谣、现代客家山歌创新创作多年,对这门艺术有着深刻理解。谈及传承,他始终秉持“有根创新”理念:既要守住传统歌词、曲调的根脉,又要融入流行音乐元素,让山歌唱出当下生活的模样。
  目前,当地通过“非遗进校园”、非遗月举办客家山歌擂台赛、表演赛、客家童谣表演赛及师资培训等活动,持续推动山歌传播,青少年对客家山歌的认知度已逐步提升,河源的客语音乐创作也因此走在行业前列。对于未来,赖伟军老师思路清晰:先夯实传统根基,尤其加强学校音乐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从青少年群体入手培养传承力量;以深厚文化底蕴为支撑进行创新,才能让客家山歌真正扩大受众、增强影响力。
  
  (图为调研组成员访谈赖伟军老师)
  通过本次调研,广师大学子深刻感受到客家山歌承载的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将结合专业优势,通过新媒体传播、艺术创作等方式,助力山歌“破圈”传播,推动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赓续发展,为非遗传承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为调研组成员与赖伟军老师合照)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