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南京工程学院“绿色先锋队”四城共绘生态卷,垃圾分类同践行

发布时间:2025-08-15 关注:

来源:“绿色先锋队”

  导语:青春足迹,丈量生态文明之路
  当“垃圾分类”从风尚沉淀为习惯,当“绿水青山”理念深植发展血脉,时代召唤青春作答。7月12日至22日,管理工程学院“绿色先锋队”14名成员,积极响应国家“无废城市”建设与“三下乡”号召,以服务乡村生态建设为使命,化整为零,分赴山西、江苏、福建三省四地,开启“返乡实践”之旅。他们如星火散落基层,将垃圾分类的种子悉心播撒。在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的时代图景中,这支队伍以所学反哺桑梓,用担当诠释使命,为绿色理念根植乡土贡献着蓬勃的青春智慧。
  多元实践:经纬交织,落地生根
  实践队员们深入社区街巷,变“清道夫”为“守护者”。山西怀仁分队杨瑾等同学联合当地青年志愿者,在人民公园与云西街道开展“地毯式”排查,重点清除烟头、纸屑等顽固垃圾,同步修复破损分类标识,令公共空间焕发新颜。江苏昆山分队庞雨欣等成员扎根蓬莱社区,与工作人员并肩作战,集中治理卫生死角,并创新引入“分色垃圾袋”预分类模式,显著提升了后续处理效能。福建泉州两组队员则精准把脉区域痛点:一队聚焦滨江社区沿江步道塑料污染,一队攻坚上浦村农贸集市混合垃圾,因地制宜定制方案,累计清理各类垃圾逾500公斤。
  理念深化:知行合一,深入人心
  队员们更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推动变革的实操力量。在蓬莱社区,他们精心设置分类投放点,配以醒目标识,面对面指导居民精准区分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在农贸市场,实践“桶边督导”机制,耐心纠正错误投放习惯,引导规范行为。针对人民公园混合垃圾难题,队员们协助村委会科学建立分类收集点,从源头化解困扰。点滴行动,皆是知识落地的印记,将环保理念悄然注入社区肌理。
  结语:青春执笔,共绘绿色振兴图景
  从山西怀仁的街巷到江苏昆山的社区,从福建泉州滨江的步道到石狮上浦的集市,管理工程学院绿色先锋队成员俯身拾起的是废弃物,树起的是文明风尚;精准分类的是垃圾,传递的是绿色发展的坚定信念。这场跨越千里的青春接力,以“清洁+分类+宣传”三维并进:累计清理公共区域垃圾500余公斤,足迹覆盖四地近千名居民,修复完善分类设施12处,并通过手册发放、主题宣讲等多种形式播撒绿色种子。
  当青年学子以扫帚为笔描绘乡土,以知识为墨浇灌心田,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正升华为乡村振兴的“生态大事”。他们以行动证明:青春力量,既是国家政策的坚定践行者,更是绿色未来的希望播种者。人民公园的晨光、蓬莱社区的绿荫、滨江步道的晚风、上浦集市的炊烟,无声见证着这场青年与家乡的“双向奔赴”。这细流涓滴的实践,终将汇入美丽中国的壮阔江河,澎湃不息。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