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馆研学:在历史印记中感悟精神伟力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入沂蒙红嫂祖秀莲展馆。展馆内,一件件饱经岁月沧桑的文物静静陈列,从锈迹斑斑的战地工具到泛黄的旧时书信,从补丁摞补丁的衣物到记录着峥嵘岁月的老照片,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诉说着红嫂祖秀莲与无数沂蒙人民在战火纷飞年代的无私奉献与家国情怀。

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我系统了解了祖秀莲等沂蒙红嫂们的英雄事迹。她们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支援前线、救护伤员的重任,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了“爱党爱军、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挑重担”的沂蒙精神。在那些艰苦卓绝的日子里,她们倾其所有,为八路军战士提供衣食住行,不顾个人安危保护伤员,用生命守护着革命的火种。我在一件件文物前驻足沉思,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二、实地探访:在乡土间挖掘红色故事
走出展馆,我并未停下追寻的脚步,而是深入展馆周边的乡村社区,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实地探访。我走访了当地的老党员、知情老人以及相关历史研究者,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倾听口述历史等方式,努力挖掘更多关于祖秀莲及沂蒙红嫂们不为人知的红色故事。
在与老人们的交谈中,我听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细节:有红嫂们深夜冒雨为伤员送药的艰辛,有她们为了保护革命物资与敌人巧妙周旋的智慧,还有她们在亲人牺牲后依然坚守信念、支援前线的坚韧。这些故事让红嫂们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也让我对沂蒙精神有了更为真切的理解。我认真记录下每一个故事,将其整理成册,为红色历史的传承增添了新的素材。

三、文创实践: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活力
为让红色精神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当下生活,我结合专业所长,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文创实践活动。以祖秀莲的英雄事迹和沂蒙精神为灵感,设计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青春气息的文创作品。
队员们将展馆中的经典场景、红嫂们的标志性物件转化为插画图案,印制在书签、帆布包、笔记本等日常用品上,让红色元素走进生活细节;结合当下流行的手账文化,制作了“红嫂故事手账模板”,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历史片段,方便青少年在记录生活的同时学习红色历史;还尝试将红嫂故事改编成剧本杀线索,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参与者在互动中感受革命年代的抉择与坚守。
这些文创作品不仅在当地乡村集市进行展示,还通过校园文创平台进行推广,既让更多人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也为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探索了新路径。

四、实践反思:以青春担当续写红色篇章
此次沂蒙红嫂祖秀莲展馆的实践活动,让我深受触动、收获颇丰。通过亲身走进历史、触摸历史,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红领”代表着追寻红色足迹的坚定步伐,“青襟”则彰显着青年一代践行使命的责任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对此次实践进行了总结反思,形成了多份实践报告和心得体会。我将把在实践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刻苦钻研,在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计划将此次实践的成果带回校园,通过主题展览、文创分享会等形式,向更多的同学传播沂蒙精神,带动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到红色基因的传承中来。
沂蒙之行,是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之旅,更是一次青春担当的实践之旅。我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用心灵感悟红色精神,用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他们坚信,红色基因是融入血脉的精神密码,只要一代代青年接力传承,这份精神就会永远闪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