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青年传承伟人志 实践基地谱新篇 ——南京工程学院“翔宇公心”实践团解锁纪念馆里的青春课堂

发布时间:2025-08-04 关注:

来源:南京工程学院“翔宇公心”实践团

日前,南京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翔宇公心”实践团赴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校馆共建、文创设计、主题调研、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探索红色文化传承创新路径,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校馆共建红色教育装上引擎
活动当天,团队与周恩来纪念馆举行团建签约暨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双方均表示,此次合作将推动红色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搭建起纪念馆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文创设计让历史记忆可带回家​​
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围绕周恩来精神开发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文化产品。设计“问答明信片”通过趣味问答的形式,让游客在互动中了解总理生平;手绘“周恩来纪念馆”浏览地图,得到游客的一致好评;制作“恩来精神”团扇,在团扇上书写周恩来总理的名言,让历史记忆变得触手可及。
主题调研,用大数据解码精神传承
实践团开展“追寻恩来精神”主题调研活动。设计问卷与访谈,采用情景代入等创新方式,深入了解当代青年对周恩来精神的理解和认知。团队收集了近200份问卷与访谈资料,调研结果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团队将成果整理成《Z世代红色文化认知图谱》,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躬身实践,志愿者的“第二课堂”​
实践团积极参与场馆志愿服务,承担游客咨询解答、秩序维护、环境清扫等工作,并将传统志愿服务升级,设立“时光邮局”,帮游客代写给总理的信件,以书信形式表达对总理的敬意。
此次实践活动在周恩来纪念馆的大力支持下圆满落幕。新建立的实践基地将成为青年学子持续感悟伟人风骨、砥砺家国情怀的重要阵地,当红色教育遇上青年创意,历史不再遥远,精神正在生长,这或许就是最好的“传承”。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