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淮北师大学子于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开展实践活动 追溯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

时间:2025-07-27 23:01:34 关注:
       2025 年 7 月 15 日,来自淮北师范大学 2023 级网络工程专业的余宸同学,独自踏上了前往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实践之旅,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那段波澜壮阔又饱含悲壮的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坐落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城郊的水西山,它于 1990 年初建成,是为了纪念在皖南事变中英勇殉难的新四军将士们而设立的。这座烈士陵园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它见证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围剿,更彰显了新四军将士们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无畏的牺牲精神。
      余宸同学的实践活动从探寻新四军北移路线开始。1941 年 1 月,为顾全团结抗战大局,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 9000 余人,在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的率领下,从皖南泾县云岭及其附近地区出发,准备绕道茂林、三溪、宁国、郎溪,到江苏省溧阳待机渡江北移。余宸沿着当年新四军的行军轨迹前行,试图还原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一路上,他深刻体会到了先辈们所面临的艰难险阻。崎岖的山路、恶劣的天气,以及随时可能遭遇的敌人袭击,无一不是对新四军将士们身心的巨大考验。
在追寻的过程中,夜渡青弋江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给余宸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1941 年 1 月 4 日夜晚,新四军大部队在北移途中抵达青弋江。当时,连日大雨使得青弋江江水陡涨,部队在通过章家渡浮桥时,因过于拥挤,仅过千余人,浮桥就不幸折断。无奈之下,战士们只能在寒冷的冬夜中涉水过河。余宸站在青弋江畔,想象着当年新四军战士们不畏艰难、奋勇渡河的场景,心中满是敬佩之情。那冰冷刺骨的江水,阻挡不了战士们坚定北上的决心,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一步一步向着对岸迈进,即便衣衫湿透、身体疲惫,也未曾有过丝毫退缩。
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辈的崇敬,余宸走进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陵园内庄严肃穆,松柏常青,仿佛在默默守护着烈士们的英灵。他首先来到无名英雄墓前,这里安葬着无数在皖南事变中牺牲却未能留下姓名的烈士。余宸缓缓低下头,向这些无名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却连名字都未能被后人知晓,但他们的功绩和精神,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
       随后,余宸参观了名人题字碑廊。碑廊中陈列着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界知名人士为纪念皖南事变所题写的诗词、题词。这些珍贵的墨宝,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新四军将士们的深切缅怀和对那段历史的深刻铭记。余宸驻足仔细欣赏每一幅题字,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力量,仿佛穿越时空,与先辈们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在主碑纪念广场,余宸看到了高大雄伟的皖南事变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宛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象征着新四军将士们不屈的战斗精神。碑身上 “皖南事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余宸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纪念碑敬献了鲜花,以表达自己对革命先烈的深深缅怀和追思。他在纪念碑前久久伫立,思绪万千。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将士们面对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和猛烈攻击,毫不畏惧,浴血奋战。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党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铭记这段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皖南事变的详细经过和历史背景,余宸还参观了陵园内的陈列馆。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和资料,生动地再现了当年事变发生的全过程。余宸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不时停下脚步,陷入沉思。一幅幅泛黄的照片,记录着战士们英勇战斗的瞬间;一件件斑驳的文物,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通过这些展品,余宸仿佛亲眼目睹了新四军将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场景,感受到了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战斗意志。
       参观结束后,余宸感慨万千。他表示,这次在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实践活动,对他来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通过实地探寻新四军北移路线、了解夜渡青弋江等重要历史事件,以及参观陵园内的各个景点,他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历史使命。” 余宸坚定地说,“我将 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将来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走进这些红色教育基地,了解历史,铭记历史,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此次余宸同学在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实践活动,不仅让他个人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广大青年学子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人积极投身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行动中来,让那段悲壮而伟大的历史永远被铭记,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作者:余宸 来源:个人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