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爱心如萤。常州大学夏日萤火爱心团队近日走进溧阳市溧城街道东升社区,以"沉浸式安全教育+体验式红色教育"的创新模式,为社区儿童带来别开生面的暑期实践活动。团队充分发挥高校志愿服务优势,联动当地消防中队等专业力量,通过"消防探秘"与"红色汇演"两大主题活动,为孩子们构筑起立体化的成长课堂。
探秘“火焰蓝”,安全种子植心田
7月18日,一场特殊的"职业体验课"在溧阳消防中队展开。在志愿者引导下,30余名社区儿童零距离接触消防救援装备。消防员详细展示了各种消防救援“神器”,从功能各异的灭火器到专业的切割器、破拆工具组,现场演示液压剪扩钳、热成像仪等专业设备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最让孩子们兴奋的莫过于亲身体验环节:试穿厚重的消防战斗服、戴上沉甸甸的头盔,亲身感受这份守护生命的重量,志愿者李楠和六年级学生张尧哲在消防员帮助下穿上近20斤重的灭火防护服后感慨:"原来消防员叔叔每天要背着这么重的装备奔跑!"在消防员叔叔的专业指导和保护下,孩子们更是勇敢地握紧了高压水枪,当强劲的水柱喷涌而出时,训练场上充满了惊叹与欢呼,消防员日常的艰辛与英勇也在此刻深深烙印在孩子们心中。
实践体验后,一场生动的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在会议室进行。消防员借助PPT,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家庭防火、火场逃生技巧、正确报警等关键知识。通过互动问答等形式,将"弯腰低姿捂口鼻"、"小火快逃,浓烟关门"等逃生要诀化作朗朗上口的安全口诀,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暑期安全防线。
童声颂红色,精神薪火代代传
次日,东升社区暑托班的教室又变成了红色剧场。常州大学夏日萤火志愿团队精心策划的红色文化汇演温情上演,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信仰,传递力量。
汇演在欢快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志愿者们巧妙地将红色精神与时代文明相结合。快板表演《垃圾分类》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用童谣的形式将环保理念和守护家园的责任感轻松传递,让孩子们明白建设美丽中国就在日常举手之劳间。
随后上演的短剧《山间的“盐”语》深情演绎了革命战争年代感人的军民鱼水情。小演员们真挚的表演,生动展现了革命年代少年儿童的智慧与勇敢,让那段峥嵘岁月不再是课本上遥远的文字,而化作了孩子们心中升腾的敬意与感动,悄然播下爱国、担当与勇气的种子。
汇演的高潮在激昂的合唱中到来。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唱响《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的誓言铿锵有力,“敢将日月再丈量”的豪情直冲云霄。嘹亮的童声里,是红色基因的传承,是时代使命的召唤,每一个挺直的小小脊梁仿佛都在宣告:“强国有我,未来可期!”
萤火微光,照亮成长之路
连续两日的活动,是常州大学夏日萤火爱心团队暑期实践的生动缩影。志愿团队历经1个月的筹备开发出适龄化课程,通过链接社区资源、携手专业力量(消防中队),成功搭建了实践育人的平台。对于常州大学夏日萤火爱心团队的志愿者们而言,此次实践不仅是服务社会的行动,更是一次知行合一的成长历练。从前期对接消防中队、设计互动课程,到现场组织活动、带领孩子们沉浸式体验,志愿者们在实践中提升了沟通协调、应急处突等综合能力。
据悉,常州大学夏日萤火爱心团队已与东升社区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将常态化开展暑期支教及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东升社区党总支书记史志洁指出:"这种校地共建模式既为大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实践平台,也让社区儿童获得持续性的成长陪伴。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结合社区需求,持续优化"安全守护+红色传承"特色课程体系,并建立"大学生+社区工作者+专业机构"三方联动机制,确保实践活动长效化、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