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从知识汲取到实践讲解——常大志愿者与孩子的社区成长行

时间:2025-07-25 20:58:51 关注:
  2025年7月16日,溧阳市东升社区出现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在常州大学大学生志愿者的引领下,30名社区孩子化身特别的“宣传员”,手持记录本、反诈宣传单与消防小道具,将近日所学知识传递给居民和店铺老板。此次活动,成功实现孩子们从“听课学生”到“讲课小老师”的角色转变。
  一、从“学知识”到“会讲解”,大学生先教“基本功”
  “要让孩子给别人讲,得先让他们自己学透、学活。”带队的大学生志愿者说道。过去一周,常大志愿者组成支教小组,在社区活动室给30名孩子开了“知识预备课”。他们采用“知识科普+实践互动”的创新模式开展活动,致力于逐步提升孩子们的讲解能力。
  讲解环保知识时,志愿者巧妙运用西瓜皮、废旧电池等实物卡片,让孩子们直观区分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教授废物利用技巧,现场示范用纸杯折花篮、塑料瓶改笔筒,并以“像整理书包一样分类收纳垃圾”这类通俗易懂的类比,同时强调操作中的安全要点;在讲解反诈知识环节,结合“游戏送皮肤索要验证码”“冒充客服退款”等贴近日常生活的案例,借助场景卡片引导孩子们剖析诈骗套路。在这一次次讲解、示范与互动过程中,孩子们的知识输出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二、社区成“实践场”,小宣传员收获大认可
  实践当天,30名“小小宣传员”在大学生志愿者的陪伴下,将社区打造成移动课堂,向居民讲解环保、反诈及消防安全知识,收获诸多认可。
  在社区驿站,一名小宣传员主动走向工作人员,拿起反诈宣传单,条理清晰地讲解网络诈骗常见形式及应对陌生号码的办法,还不忘贴心提醒:“您给居民发通知时,不妨加一句‘收到陌生链接别点,验证码千万不能给别人’。”驿站工作人员微笑点头,回应道:“这孩子说得太对了!下次发通知一定加上。”
  这样的温馨场景在社区四处涌现:菜市场入口,孩子们提醒居民“自带购物袋更环保”;遇到保洁人员,他们叮嘱“看到门口堆纸箱,记得提醒别靠近火源”;超市里,小朋友们拿起消防小道具,为购物的奶奶演示灭火器使用要点。
  讲解过程中,若有孩子卡壳,大学生志愿者会适时悄悄提示。比如,有孩子忘记提及“安全出口别堆东西”,志愿者便指着远处通道询问:“要是堆了纸箱,遇到危险能快速跑过去吗?”孩子立即反应过来:“对!安全出口要保持通畅!”
  三、从“学”到“讲”:一场双向成长的实践成果与感悟
  临近中午,孩子们在社区活动室进行实践成果的汇报:居民对环保和垃圾分类重要性理解更深刻,驿站工作人员知晓提醒大家注意反诈,超市也更加关注安全出口与消防知识。
  社区负责人感慨:“把社区当作实践场,知识传播迅速,还让孩子们获得成就感,比单纯发传单效果好得多。”
  志愿者也表示:“看到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到后来主动向居民讲解,深感活动意义非凡。这种‘学了就讲’的方式,不仅让知识落地生根,也让孩子们更加自信。”
            
作者:顾淼、忻世伟、李宗昂 来源: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