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旬,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夏日萤火爱心队”深入溧阳市溧城街道东升社区,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聚焦社区留守儿童的情感陪伴与成长需求,精心设计课业辅导、环保手工、趣味运动等多元课程,旨在以青春热情和实际行动,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传递知识与关爱。
巧手“变废为宝”,环保理念润童心
7月11日,实践队在东升社区开设了别开生面的“变废为宝”环保手工课。志愿者们首先展示了利用废弃瓶盖、报纸等材料制作的创意作品,如瓶盖风铃、报纸收纳盒,迅速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原来这些‘废品’藏着大魔法!”孩子们惊叹道。课程中,志愿者讲解了塑料污染的危害,引导孩子们树立环保意识。一位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认真地说:“以后喝完饮料,我要把瓶子都收好再利用。”
在动手环节,孩子们化身“环保小工匠”。在志愿者手把手指导下,他们专注地使用纸杯、安全剪刀等工具进行创作。教室里充满了专注的身影和此起彼伏的询问声。当第一个精美的小篮子诞生时,一位男孩兴奋地高举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引得小伙伴们纷纷围观。一小时后,孩子们互相展示着亲手完成的收纳篮等作品。“看着孩子们从认识环保到亲手实践,把废弃物变成有用的东西,特别有成就感。”一位实践队员表示。这堂生动的课程,让环保意识与创造力的种子悄然在孩子们心田扎根。
趣味运动欢乐多,携手同行促成长
为增强团队协作精神,营造欢乐氛围,实践队于7月16日在社区舞蹈房组织了一场室内趣味运动会。
“两人一足”项目中,布带将孩子们的脚踝相连,他们努力协调步伐,从最初的踉跄逐渐走向默契,如同跳起成长的“双人舞”。“袋鼠跳”环节,孩子们钻进麻袋奋力蹦跳,灵动的身影展现着拼搏与欢乐,志愿者们也加入其中,共同体验运动的乐趣。“丢手绢”游戏则将气氛推向高潮,欢快的追逐与歌声、笑声在场地中回荡。
“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游戏太开心了,特别是‘两人一足’,让我知道和伙伴配合很重要!”一位参与活动的孩子说道。颁奖仪式上,“合作之星”、“跃动之星”等奖状被送到孩子们手中,一张张汗津津却洋溢着灿烂笑容的脸庞,映照着活动的喜悦与收获。
青春萤火,照亮成长之路
“大学生们带来的不仅是课程,更是温暖的陪伴和开阔的眼界,”东升社区相关负责人张叶评价道,“这些活动很好地丰富了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常州大学“夏日萤火爱心队”的学子们以真诚陪伴和丰富互动,为东升社区留守儿童打造了充实而多彩的暑期体验。他们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