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晨光初透,庄严肃穆的皖东烈士陵园——这片安息着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皖东英烈的圣地,再次迎来一张熟悉的面孔。来自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启新篇 点亮八皖实践团”的成员、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郝义瑞,怀着更为沉静与探寻的心情,在与去年相同的7月24日这一时间节点,第二次踏上这片浸润着忠魂的热土。此行,他不仅是为了重温革命精神,更是为了拾起去年行色匆匆间遗落在此的“未竟的追寻”——那扇去年被忽略的“皖东革命纪念馆”大门,今年终于向他徐徐敞开。
皖东革命纪念馆坐落于陵园内,是系统展示皖东地区波澜壮阔革命斗争史的重要场所。步入其中,历史并非尘封的档案,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文字、图片、实物乃至多媒体手段,将皖东大地风雷激荡的峥嵘岁月鲜活呈现。郝义瑞在一幅幅描绘根据地军民奋勇支前的画面前久久驻足,玻璃展柜里那些简陋却曾传递过无数生死指令的通讯工具,无声诉说着当年斗争的艰苦卓绝与革命者的大智大勇。去年祭扫,更多是仪式上的感怀,而这次,在纪念馆直面这些触手可及的细节,才真正触摸到‘信仰’二字沉甸甸的质感。它不再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是先烈们用生命和热血浇铸的灯塔。
步出纪念馆,郝义瑞再次走向陵园的核心——巍峨的烈士纪念碑。这一次,指尖拂过冰凉石碑上深刻的名字,感受已截然不同。那些名字,因纪念馆里故事的填充,不再是模糊的符号,而是一个个曾鲜活存在、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生命个体。他细心地擦拭碑身,动作间多了一份对具体历史与具体牺牲者的深刻理解与敬畏。
此次“再临”,郝义瑞坦言收获远超预期。去年未及深入的皖东革命纪念馆,成了他此行最深刻的“精神课堂”。“‘再临’的意义,就在于它不是简单的重复,”他深有感触地说,“它让我在熟悉的地方,找到了去年未曾发现的风景,也找到了与历史更深层次的连接。特别是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看到革命前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传递信息的智慧与坚韧,更激励我在数字时代思考如何用技术去守护和传承这份厚重的红色记忆,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代码中焕发新生。”
重访是为了更深地铭记,发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郝义瑞同学的“再临”之旅,是一次从形式走向内容、从感动走向感悟的精神跋涉。它生动诠释了:每一次对英烈的回望,只要带着思考与发现的渴望,都能在历史的回响中收获新的力量。这份在皖东烈士陵园这片热土上被重新擦亮的初心,必将指引更多青年学子,在铭记光辉历史中汲取智慧,在追寻先辈足迹中校准方向,让信仰的旗帜在新时代征程上永远高扬。
投稿: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启新篇 点亮八皖实践团”
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郝义瑞
2025年7月24日于安徽皖东烈士陵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