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壮阔征程中,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拼图。近日,浙江万里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畅通无组PowerRangers”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缙云三溪源村,以青春之力扎根乡土:从黄瓷工坊里激活文化基因,到红色遗址中汲取奋进力量,再到田间地头守护民生平安。这场实践,既是青年学子对“中国道路”的躬身践行,更是对“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解,让青春在助力中国梦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实践队首先走进三溪乡黄瓷文化艺术创意园,在这里开启的探秘之旅,恰是对“文化自信”这一中国道路核心内涵的鲜活诠释。千年黄瓷从宋代质朴执壶到现代几何茶盏,釉色流转间藏着的不仅是工艺传承,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密码。队员们查阅史料梳理黄瓷起源,与工匠深谈矿土开采与釉料配方的“传承密码”,亲身体验揉泥、拉坯、利坯的千锤百炼——这不仅是对“工匠精神”的致敬,更是对“传统工艺赋能乡村产业”的探索。当队员们在素坯上勾勒创意,让窑火淬炼出融合现代审美的黄瓷作品时,古老技艺正成为乡村文旅的“新名片”。基于实践,团队设计的“探秘黄瓷文化”研学路线与专属网页,让黄瓷魅力突破地域限制,背后正是“文化+科技+旅游”的融合思路:既守护了文化根脉,又为乡村注入产业活力。正如中国梦所倡导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黄瓷的新生,正是三溪源村在乡村振兴中“守正创新”的生动写照——让传统文化成为乡村发展的“金名片”,让文化自信成为走好中国道路的“底气”。
图为团队成员亲身体验黄瓷制作图片 徐依凡供图
在三溪乡,黄瓷的温润与红色的炽热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乡村振兴的精神底色。中国道路的百年征程离不开红色精神的滋养,乡村振兴的壮阔实践更需要红色基因的引领,实践队由此开启了对红色足迹的追寻,解读“党群同心、共建家园”的乡村振兴组织密码。丽金台温边境革命纪念馆里,泛黄的史料诉说着“求自变、求自强”的奋斗故事——从抗战时期的救亡图存到新时代的乡村改革,这片土地的蜕变恰是中国道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缩影。三溪小学内,百年古树环绕的求知亭刻满箴言,与纪念馆相映成趣,“红色文化润少年”的坚守让革命薪火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火种”;1932年建成的龙溪桥,既见证着吴钟灵父子与村民的建桥善举,更映照着“民生为本”的中国道路初心。与三溪源村支书的深入交流,让队员们更深刻读懂“党群同心”的力量: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党员干部与群众一起干出来的。从革命时期的“鱼水情深”到如今的“共建共享”,红色精神始终是凝聚乡村力量的“粘合剂”,这份传承让三溪源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步履坚定——以红色文化铸魂,让组织振兴成为乡村发展的“主心骨”。
图为团队成员在三溪乡党群服务中心宣誓 章乐供图
乡村振兴的最终落脚点是“让农民生活更美好”,这与中国梦“人民幸福”的本质一脉相承。实践队在传承文化、汲取精神力量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在三溪源村织密“反诈安全网”,为乡村振兴筑牢“平安基石”。针对乡村老人与孩子易受网络诈骗侵害的痛点,队员们开启“银龄暖心行”:走进独居老人家中,检查用火用电安全,结合真实案例讲解“保健品诈骗”“冒充亲属借钱”等常见骗局,“陌生人的电话不能信,转账前一定要跟子女问清楚”的朴实叮嘱,让反诈意识悄然扎根老人们心中。同时,在三溪乡党群服务中心,一场“穿越‘瓷’间的反诈游园会”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成长:手持“探秘通关卡”在跳跃竞技中抢答反诈问题,在群体问答中比拼知识储备,在诵读顺口溜卡片中记忆防骗要点,团队自编的Scratch程序更让卡通形象在游戏中演绎骗局套路。这场融合计算机与反诈知识的活动,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会“不透露家庭地址”“不随意点链接”的自我保护法则,正是“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治理的生动实践——用青年智慧守护乡土平安,让“平安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民生底色”。
图为开展反诈游园会时与参与学生及其家长的合影 林渲诺供图
从黄瓷工坊的泥土芬芳到革命纪念馆的历史厚重,再到反诈游园会的欢声笑语,“畅通无组PowerRangers”团队的实践,是一场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的双向奔赴,更是青年一代对中国道路的生动诠释、对乡村振兴的青春担当。在三溪源村,黄瓷的新生印证着“文化振兴”的活力,红色的传承彰显着“组织振兴”的力量,反诈的守护夯实着“民生振兴”的根基——这正是中国道路在乡村的鲜活实践:以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以党群同心汇聚发展合力,以民生为本筑牢幸福基石。青春的脚步永不停歇,振兴的征程催人奋进。这些青年学子用实践证明:中国道路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在乡土间实干出来的成果;中国梦不是遥远的愿景,而是在乡村振兴的点滴进步中生长的希望。当青春与乡土相遇,当理想与实践结合,更多像三溪源村这样的乡村,必将在新时代的中国道路上,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