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非遗遇电商,实践探新路——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赴洛南实践记

时间:2025-07-17 20:45:10 关注:
非遗遇电商,实践探新路——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赴洛南实践记

  7月12日至13日,西安邮电大学赴陕西洛南“链动非遗・云播丰饶”电商兴农暑期社会实践队,带着电商助力非遗发展的目标,在洛南开展了一场非遗与电商融合的实践探索,力求为当地非遗项目找到一条数字化发展新路径。
  
  7月12日,实践队首站来到保安镇巧手草编工坊,便直奔“非遗如何借电商出圈”这一核心问题。队员们在观察草编制作流程时,就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一过程转化为吸引线上观众的内容。看到工坊里样式传统的草编产品,队员们与传承人屈军侠商议,提出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开发适合年轻消费者的草编文创产品,如草编笔记本封面、草编装饰画等,以适应电商平台的销售特点。同时,队员们还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手机拍摄草编制作的精彩瞬间,剪辑成短视频用于线上宣传,并向手工艺人介绍了直播带货的基本流程和技巧,让他们对电商销售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下午在洛味缘企业,队员们针对农特产品与非遗的结合提出建议,计划将草编元素融入核桃、豆腐干等产品的包装设计中,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为电商销售增加卖点。
  
  7月13日,实践队将非遗与电商的融合探索延伸到更多领域。在仓颉造字发源地,队员们想到可以将仓颉造字的文化故事融入到非遗产品的线上推广文案中,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在非遗街,面对手工挂面、金箔造花等非遗项目,队员们为传承人分析了不同非遗项目的特点适合的电商推广方式:手工挂面可突出其传统制作工艺和健康属性,通过直播展示制作过程和烹饪方法;金箔造花则可强调其工艺的精湛和艺术性,适合在高端电商平台进行推广。队员们还帮助部分传承人注册了电商平台账号,指导他们完善账号信息,为后续的线上运营打下基础。此外,针对非遗产品线上销售可能遇到的物流、包装等问题,队员们也与当地相关人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两天的实践,团队始终围绕非遗与电商的融合展开,从产品创新到推广方式,从平台选择到配套服务,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通过这些实践,不仅让当地传承人看到了非遗项目通过电商发展的可能性,也为团队后续制定更完善的“链动非遗・云播丰饶”实施方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作者:王梦齐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