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走进江夏区文苑社区开展食品添加剂科普宣讲

时间:2025-07-17 18:46:11 关注:
7月16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活动走进江夏区文苑社区,面向小朋友开展“食品添加剂大揭秘:食品中的神奇小伙伴”主题宣讲活动。活动通过趣味讲解、互动实验和生动案例,引导小朋友们共同揭开食品添加剂的“神秘面纱”,培养科学的健康饮食观念。
                                                              图1 宣讲PPT 拍摄者/杨博宇
一、认识我们的“神奇小助手”—— 食品添加剂!
    “小朋友们,准备好探索充满惊喜的食物世界了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那些让食物变得更美味、更诱人的‘秘密帮手’吧!” 随着成员郑任宇亲切的开场,科普宣讲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郑任宇首先引导小朋友们观看了一段简短有趣的视频,直观展示了食品添加剂如何让食物更美味、更美观并延长保鲜期。小朋友们兴趣盎然,纷纷举手提问:“食品添加剂都有哪些种类?”“它们在我们最喜欢的零食里起什么作用呢?”随后,郑任宇以“‘食品添加剂’究竟是什么?”为切入点,结合贴近生活的实例,从“食品小卫士”——防腐剂、“甜蜜魔法师”——甜味剂等常见添加剂入手,用生动的语言为小朋友们系统讲解了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的作用原理与安全性知识。

                                         图2 郑任宇为小朋友们进行科普讲解 拍摄者/杨博宇
二、“火眼金睛”—— 寻找食品添加剂
   讲解甜味剂环节,郑任宇以小朋友们最喜爱的甜品为切入点,迅速点燃了大家的兴趣。在小朋友们对食品添加剂有了初步认识后,为加深理解、增强体验感,实践团为小朋友们准备了食品配料表。小朋友们现学现用,运用刚掌握的知识,在卡片上辨识并指出其中“隐藏”的甜味剂名称。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热情高涨,或互相讨论,或在卡片上圈画答案,并积极举手大声分享自己的发现!

                                    图3 小朋友们在卡片上寻找食品添加剂 拍摄者/杨博宇
三、食物的“化妆师”—— 着色剂排排队
郑任宇用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解释道:“这些‘食品化妆师’本领可不小,它们能为食物穿上鲜艳亮丽的‘外衣’,让食物看起来更加诱人可口,就像缤纷的彩虹糖果一样!” 为加深理解,团队设计了“天然色素与人工色素分类”互动游戏。小朋友们根据领取到的食品卡片,判断其中所含色素类型,并选择加入“天然色素”或“人工色素”阵营进行分组站队。 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小朋友们直观认识到日常饮食中应优先选择富含天然色素的食品。

                                                            图4 趣味互动现场 拍摄者/杨博宇
四、小小科学家—— 神奇的泡泡饮料、牛奶变果冻
为深化孩子们对食品添加剂的科学认知,郑任宇邀请四位小朋友上台,共同参与“泡泡饮料实验”和“牛奶变果冻实验”。 当小苏打与白醋加入清水中,杯中液体迅速翻腾起气泡,化身为酷似雪碧的“泡泡饮料”;而白醋与牛奶相遇后,则凝结成果冻状的半固体。神奇的实验现象引得台下惊叹声此起彼伏。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提问:“这是为什么呢?”郑任宇解释道:清水变“泡泡饮料”是因为碱性的小苏打与酸性的白醋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而牛奶变“果冻”则是白醋使牛奶中的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凝固。恍然大悟的小朋友们兴奋地表示:“今天学到了好多食品添加剂的奥秘,回家一定要和爸爸妈妈分享这些健康知识!

                                             图5 小朋友们举手回答问题 拍摄者/杨博宇


                                            图6 小朋友们进行趣味实验 拍摄者/杨博宇
活动尾声,郑任宇对本次科普宣讲进行了总结,引导小朋友们从“火眼金睛看标签”等四个维度出发,科学理性看待并合理选择含添加剂食品。 本次“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活动聚焦食品添加剂主题,通过科普讲解、互动问答、趣味实验等多元形式,有效提升了儿童群体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水平,助力其树立科学健康的食品安全观念。
 
通讯员:杨博宇 程梦然 董婕

 
作者:杨博宇 程梦然 董婕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