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校育英才 河工大实践团队准格尔旗一中宣讲获好评
“从准格尔旗一中的‘励志楼’到河南工业大学的‘明德楼’,改变的是地点,不变的是追求卓越的信念。”近日,河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带着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回到准格尔旗第一中学,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感恩·传承·启航”的招生宣传活动。这场由毕业生自主策划、全程参与的实践活动,因内容扎实、形式新颖,受到了准格尔旗一中师生的一致好评。

活动当天,团队成员们早早来到学校,在教学楼前设置了宣传展台,摆放着河南工业大学的招生简章、校园风光海报和特色专业手册。路过的学生们纷纷驻足,拿起资料仔细翻阅,不时向学长学姐提问。“这是我们学校的‘粮宝宝’吉祥物,象征着河工大在粮食领域的特色。”团队成员向围观的学生们分发着印有校徽的书签和明信片,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上午10点,主题宣讲正式开始。团队负责人以“感恩”为切入点,回忆了在准格尔旗一中的求学时光:“还记得高三时,老师每天陪我们自习到深夜;还记得运动会上,全班为运动员呐喊助威……这些温暖的记忆,是我们在河工大努力拼搏的动力。”真挚的话语引发了在场学生的共鸣,不少人点头微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校园生活。
在介绍河南工业大学时,团队采用了“问题导向”的讲解方式。针对准格尔旗一中学生普遍关心的“大学学习累不累”“社团活动多不多”“毕业后好找工作吗”等问题,团队成员们结合实例一一解答。“大学的学习更注重自主,但老师会给我们提供很多资源,比如我的导师每周都有‘开放办公时间’,随时可以去请教问题。”“学校有100多个社团,从机器人社到话剧社,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我们专业去年有位学长,通过校招进入了中国建筑集团,现在负责雄安新区的项目。”

为了让宣讲更接地气,团队还特意安排了“分科咨询”环节。文科生聚集在汉语言文学、会计学专业的学长周围,询问专业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理科生则围着土木工程、计算机专业的学姐,探讨学科难点和科研机会。准格尔旗一中高二学生小张说:“学长学姐讲得特别详细,比如他们告诉我,粮食工程专业不仅要学理论,还要去粮仓实习,了解粮食储存的全过程,这让我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兴趣。”
活动结束后,准格尔旗一中的老师们对此次宣讲给予了高度评价。高三年级组长说:“河工大的学子们不仅带回了大学的信息,更带回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他们的分享既有干货,又有情怀,让学生们在了解高校的同时,也学会了感恩与传承。”团队成员们表示,此次母校行是一次宝贵的实践经历,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母校发展,为更多学弟学妹搭建通往大学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