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巧手折万物,童心筑星梦

时间:2025-07-17 15:28:57 关注:

巧手折万物童心筑星梦

       7 月 17 日上午,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双栖星愿队支教课堂上暖意融融,一堂别开生面的动物书签制作课为孩子们打开了创意的大门。从灵动的小鼠书签到俏皮的小兔造型,从童趣的小黄人形象到精巧的小船、飞机,一张张彩纸在孩子们的指尖流转,幻化成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也让支教队员在陪伴中收获了关于成长与教育的深刻感悟。

       课堂伊始,支教队员带着提前准备好的彩纸、剪刀等工具走进教室,孩子们眼中立刻闪烁起好奇的光芒。“今天我们要学做会‘咬’住书页的小动物哦!” 小鼠书签尖尖的耳朵、圆滚的身体和翘起的尾巴瞬间吸引了全场注意力。在示范环节,支教队员放慢动作,从正方形纸张的对角折叠讲起,耐心讲解每一道折痕的角度与力度。原本平面的纸片在孩子们的用心装饰下顿时有了生命。

       起初,几个低年级的孩子对着复杂的折法有些手足无措,指尖的彩纸总在关键步骤“跑偏”。支教队员俯下身握住他们的小手,一点点调整折痕的走向,渐渐地,第一个小鼠书签在孩子们手中成型,当看到自己折的“小老鼠”能稳稳夹在课本上时,孩子们兴奋地举起来互相展示。

       掌握基础技法后,孩子们的创造力如同被点燃的火花。“老师,我想给小兔书签加上标致的小兔牙!”一个小姑娘举起半成品,彩纸被她巧妙地装饰上两颗兔牙,活脱脱一只爱吃的小兔子。受此启发,其他孩子也纷纷开启“脑洞模式”:有人将黄色卡纸折成圆滚滚的小黄人,用黑笔点上标志性的护目镜;有人把长方形纸张折成小船;还有男孩折出尖尖机翼的飞机。

       课桌上渐渐堆满着“创意合集”,教育就像这堂折纸课 —— 不必苛求每个作品都一模一样。当放弃刻板的步骤要求,转而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法试试看”时,那些歪歪扭扭的折痕反而成了最独特的印记。
       下课时,孩子们将作品塞给支教队员:“老师,这个小兔书签送给你!”支教的意义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孩子们用纯粹的创造力告诉支教队员,教育的真谛在于守护好奇心、激发可能性。那些超越“标准答案”的奇思妙想,恰是童真最珍贵的模样。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一张张笑脸上,彩纸折成的小动物们仿佛也在眨着眼睛。这堂折纸课不仅教会孩子们一项小技能,更在他们心里播下了美的种子。而对支教队员而言,这些指尖的温度与创意的闪光,早已成为支教路上最珍贵的收获。



 
作者:大学生之声 来源:山东大学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