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造影启迪稚嫩童心,摇曳烛光成像璀璨未来
7月16日上午,济南南北社区活动室内,一束束光线穿透小孔,在白色幕布上投下倒立的影像,孩子们屏息凝视,发出阵阵惊叹。山东大学春晖社双栖星愿支教队的志愿者精心策划了一堂主题为“光”的物理启蒙课,带领社区儿童探索身边的光学奥秘。孩子们不仅亲手操作了小孔成像实验,还制作了多彩的纸杯投影仪,在动手实践中叩开科学探索的大门。

课程伊始,志愿者以生活中常见的光影现象为引,深入浅出地阐释核心原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过志愿者的对比演示,孩子们直观地理解了光线透过孔洞或遇到障碍物时产生的不同现象,为后续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小孔成像的四大特性也在志愿者与孩子们的趣味问答中逐一揭示。

理论结合实践是课堂的重头戏。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不仅亲自操作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在实验器具的移动中让光线跃然指尖,还化身“光学工程师”,利用纸杯、透明胶带、马克笔、蜡烛等材料,亲手制作纸杯投影仪。步骤清晰而有序:裁剪杯底、粘贴透明“画布”、绘制图案、安全修剪杯体预留蜡烛空间。志愿者全程强调用火规范,并协助点燃蜡烛,让光的魅力在火光中安全地绽放。
当烛光穿透透明胶带上孩子们精心绘制的图案,清晰的影像跃然幕上时,“成功了!”“我的图案在动!”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抽象的光学原理瞬间化为触手可及的神奇体验。

实验成功后,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联想生活中更多的光学应用。从古老的“皮影戏”到教堂的“彩色琉璃窗”,从树荫下的“影子游戏”到现代“胶片放映机”,大家踊跃发言,纷纷意识到光不仅照亮世界,更承载着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课堂在“光在哪里?”的开放式讨论中走向尾声,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此次“光之课程”是双栖星愿支教队“课业辅导+兴趣拓展+安全教育”三维体系的生动实践。志愿者以纸杯为舟,以烛光为桨,载着孩子们驶向物理学的浅湾。当童真的巧手让光线透过薄膜、使图像映射眼前,科学的种子已悄然落入心田。正如支教队始终秉持的理念: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守护好奇、点燃主动探索的火花——这一束亲手“制造”的光,必将照亮更多通往未来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