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在骄阳的照耀下,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继续深入西湾露天煤矿,开启了一场对矿山设备运维与环保治水技术的探索之旅。这一天,成员们走进维修中心,近距离接触大型矿山设备,随后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矿坑废水的高效处理过程,从设备保障与环境保护的维度,深度认知现代煤炭工业。
上午,实践团来到西湾露天煤矿维修中心。这里是保障矿山设备正常运转的“大后方”,整齐停放着各类等待维护和检修的设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XDE240矿卡。技术人员围绕这款大型矿用自卸车展开详细讲解:“XDE240矿卡是我们运输环节的主力军,额定载重可达220吨,采用新一代交流传动技术,动力强劲、可靠性高、维修率低,能适应矿区复杂的路况和高强度的作业需求。”他打开矿卡的引擎盖,介绍原装进口电控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这台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好,动力充沛,其监控系统能实时监测各气缸工作状况,有效预防故障,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在讲解过程中,技术人员还特别提到矿卡的智能化与人性化设计。“车辆配备符合ISO防倾翻/防落物标准的ROPS&FOPS驾驶室,隔音降噪,保障驾驶安全。车辆运行数据及故障报警项目采用触摸式液晶显示器和可控仪表配合的显示方式,驾驶员能实时掌控运行状态。同时,集中润滑系统定时、定量为各部件提供润滑,自动化程度高,各维护点易于接近,还配有灯光照明,极大提高了维护保养的便捷性。”实践团成员们纷纷登上矿卡,亲身体验驾驶舱的布局与操作界面,对矿山运输设备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下午,实践团来到污水处理厂。作为矿山环保的关键环节,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处理矿坑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重任,确保水资源循环利用与达标排放。污水处理厂负责人介绍:“我们构建了多元化污水处理系统,将矿区各生产、生活单元产生的污水全部回收处理,产生的中水全部回用于矿区,用于辅助生产、附属生产及非生产各项用水终端。部分达标后的矿坑水还会输送至榆林秦邦水务有限公司,进一步综合处理后供给清水工业园区。”
沿着污水处理流程,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调节池、沉淀池、过滤池等设施,了解废水处理的各个环节。在智能化加药区,负责人介绍:“为解决传统加药方式的弊端,我们引入抓料机器人应用到加药系统中,实现了药剂抓取、搬运及投放过程的自动化无人化改造。抓料机器人系统通过不同子系统之间的配合,形成一套自动化高效且便于看管的上料装置。利用机器人抓取及搬运系统、3D相机智能识别系统,根据进水水质实时精准调节药剂投加量,不仅保障了水质稳定达标,还降低了加药成本。”此外,污水处理厂还配备了高精度水质在线监测装置,实时获取污水处理过程中的pH值、浊度、氨氮含量等关键参数,为处理工艺提供科学依据,并能提前预测潜在水质风险,发出预警。
一天的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小张感慨道:“今天的实习让我看到了煤矿生产背后的精细与智慧。维修中心保障设备高效运行,污水处理厂守护矿区生态环境,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都凝聚着科技与创新的力量。”成员小李也表示:“对XDE240矿卡的了解,让我认识到矿山设备的先进与复杂;而污水处理厂的参观,更让我明白了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并非矛盾对立,而是可以和谐共生。”
此次参观,不仅丰富了实践团成员的专业知识,更拓宽了他们对煤炭行业绿色发展的认知视野。在后续实习中,北疆青锋实践团将继续深入探索,用所学知识为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