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科学实验点亮乡村课堂:开启奇妙探索之旅

时间:2025-07-13 18:30:33 关注:
  7月日6至10日,湘潭大学红心向阳志愿队在湖南省田心村为当地中学生开展为期五天的科学支教活动。该实践团结合专业特长设计系列生动实验,通过“樱花雨”、“水果电池”、“沉浮子”等妙趣横生的科学演示与互动,激发乡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与探索热情。
  化学反应的神奇为课堂拉开序幕。在志愿者展示“樱花雨”实验的瞬间,清澈溶液中浮现片片天蓝色沉淀,轻盈漂浮于上层。随着过量氢氧化钠的加入,沉淀逐渐转为柔美的粉红色并缓缓沉降。粉色的“花瓣”在容器中悠然飘落,形成梦幻景象,引起学生们连连惊叹。“天哪,这太美了!”学生李梦瑶睁大了眼睛。志愿队成员刘欢随即解释:“氯化钴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首先生成蓝色的碱式氯化钴沉淀,因其密度小聚集在上层。过量氢氧化钠作用下,它进一步转化为粉红色的氢氧化钴沉淀,由于密度增大而沉降,就形成了大家看到的‘樱花雨’。”
  将日常水果变身为“发电站”的环节同样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当志愿者用一枚柠檬连接导线成功点亮LED小灯时,课堂上气氛热烈。学生小心翼翼地尝试将铜片、锌片插入苹果,观察到电压表指针开始摆动,面露兴奋。“水果中的果酸相当于电解质溶液,”志愿者团队成员张居正讲解道,“铜与锌片间的电势差驱动了电子流动,形成了简易电池。”在引导下,学生们分组尝试用橙子、梨子甚至土豆制作电池,感受身边的科学。“没想到水果还能发电!”一名学生感叹物理原理的奇妙。
         图为田心村学生动手制作水果电池   张居正供图
  志愿队成员赵凤彬带来的“沉浮子”实验则直观演绎了浮力与压强的奥秘。他手中的塑料瓶中,一个小试管随瓶身挤压而自如升降,如同灵动的舞者。“这是阿基米德原理的体现,”赵凤彬边演示边说,“挤压瓶身时,瓶内气压增加,迫使部分水进入试管压缩其内部空气,导致试管整体密度增大而下沉;松开后,空气膨胀排水,密度减小,于是上浮。”学生们轮流体验控制沉浮子的升降,实践中加深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图为田心村学生体验物理沉浮子实验   赵凤彬供图
  连日来,田心村课堂充满实践队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实验结束后,总有不少学生围住志愿者追问细节:“这现象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还有没有类似的实验?”“我们可以在家尝试吗?”活动得到了田心村村民的认可。一名学生家长表示:“这些大学生用孩子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讲解科学,很有意义。”

 图为湘潭大学红心向阳志愿队与田心村学生合影留念   刘欢供图
  本次科学支教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为田心村的青少年提供了探索科学之美的窗口。队员们立足专业所学服务乡村,也提升了实践能力。
(指导老师:喻柳 通讯员:张居正)
作者:张居正、刘欢 来源:湘潭大学”红心向阳”志愿服务团队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