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采矿工程专业理论认知,强化实践应用能力,近日,采矿工程全体同学奔赴西湾露天煤矿选煤厂,开展沉浸式实践调研,在煤炭生产一线解锁智慧矿业密码,感悟绿色发展理念。
一、踏入智慧厂区,解码生产流程
抵达选煤厂,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厂区核心区域。在专业讲解引导下,深入了解选煤厂从2014年开工建设,到2017年正式投产的发展历程,以及年设计产能1500万吨的规模布局。从原煤入口的初级破碎站,到筛分破碎车间的精细分选,再到储煤仓的有序存储、装车站的智能发车,一条完整的选煤生产线清晰呈现。同学们穿梭于各环节之间,观察皮带机、刮板机、破碎机等设备运转,直观感受“破碎 - 筛分 - 储煤 - 装车”一体化流程的高效运作,为课堂所学的采矿工艺知识找到了真实映照。
二、聚焦智能管控,感受科技赋能
选煤厂的智能化建设成为实践亮点。在中控室,工业环网、云平台、智能一体化生产控制系统构成的“智慧大脑”,让同学们眼前一亮。工业环网以环形结构保障数据高速传输,云平台凭借服务器虚拟化与存储技术,实现工艺数据、设备信息的长期留存与分析;智能一体化系统更是接入生产全流程,从初级破碎到成品煤外运,从主设备运行到照明、降尘等辅助系统管控,均可一键监测、精准调控。
设备监测与保护体系同样展现科技力量:电机综合保护装置实现过流、欠流等故障智能防护,刮板机、带式输送机配备的智能摄像机、感温电缆,结合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可实时识别异物、人员违规等异常并预警。同学们亲身操作智能管控平台,尝试调取设备运行数据、查看生产流程模拟画面,深刻体会到智能化对提升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的关键作用,也明晰了采矿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的行业趋势。
三、践行绿色发展,守护生态底色
实践中,选煤厂的生态保护实践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厂区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在剥离土层堆放区,无人机播种与多样植物种植相结合,构建生态防护林;排土场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监测等举措,生动诠释“绿色发展”理念。同学们走进生态修复示范区,观察植被生长情况,了解生态治理技术,深刻认识到矿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非矛盾,而是可以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实现协同共进。这也让大家意识到,作为未来采矿工程从业者,肩负着守护生态、推动绿色矿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四、总结实践感悟,锚定成长方向
实践结束后,班级组织交流分享会。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西湾露天煤矿选煤厂之行,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不仅清晰掌握选煤生产全流程、智能化管控要点,更见证了绿色矿业的生动实践。大家深刻认识到,采矿工程专业不仅关乎资源开发,更与科技进步、生态保护紧密相连。
此次实践,为采同学们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未来,同学们将带着实践收获,深耕专业知识,探索智慧采矿、绿色采矿新路径,以青春力量为矿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让“实干奉献、创新争先、绿色发展、追求卓越”的矿业精神,在实践中持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