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科技赋能 "栀" 画新篇:探秘淳安栀子产业乡村振兴之路

时间:2025-07-03 19:54:23 关注:

7月1日,浙江农林大学“藏花栀萃”暑期社会实践团赶赴浙江骄栀科技有限公司,以栀子产业为切入点,与企业的深度对话,解密村企合作共赢共富的康庄大道。在骄栀科技有限公司,实践团见证了小小栀子如何通过科技赋能,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上午,实践团首先解码了栀子的“七十二变”:这颗金色果实经科技创新赋能,已突破传统农产品的单一价值。在工作人员讲解下,其多元应用场景清晰呈现——从药用的清热解暑制剂,到食品领域的特色年糕;从日化行业的高端护肤品原料,到天然优质色素来源,科技让栀子实现了价值的几何级增长。

  下姜村栀子产业从“科技火种”到“全链绽放”的跃迁之路更是引起了我们的注意:2003年,科技特派员俞旭平在下姜村播下产业火种;经过二十余年的创新发展,到2025年完整产业链已然成型。作为产业引领者的骄栀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三十余项自主专利和十余项合作专利,不仅荣膺“品牌浙江十大优质企业”,更打造出“科技+农业”的示范样板。

  在生产车间参观环节,张有做教授从原料处理、压榨提取到精炼包装,完整展示了栀子果实“从田间到餐桌"”蜕变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每亩栀子种植可为农户带来4000-5000元的额外收益,这一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下午的实地探访中,实践团队成员发现科技创新与生态保护在下姜村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河道治理+垃圾分类+农房改造”的组合拳,昔日的贫困村已蜕变为“千亩葡萄园映茶园,精品民宿伴青山”的田园综合体。在这里,“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通过科技创新被充分激活,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动能。

  此次实践活动让实践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科技创新这支“神来之笔”。骄栀科技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传统栀子“老树发新枝”;下姜村则通过“生态+科技”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为更多乡村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淳安方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将汲取前辈经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作者:蓝海慈 戚宸辉 沈康正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 食品与健康学院(现代粮食产业学院)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