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的绵阳,正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川渝实践调研团前往绵阳市开展专题学习调研,深刻领悟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与实践路径。
在绵阳园艺山中物院科技孵化基地,团队聆听相关负责人介绍,负责人从环保新材料研发、新能源运用到绿色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的创新探索,借助孵化园提供的平台与资源,致力于将绿色低碳思想与产业化紧密结合,将绿色高新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市场,加速绿色高新技术的孵化与成长。相信在未来的不久,绿色创新成果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落地生根,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图为调研团与园艺山中物院科技孵化基地负责人合影 严俊豪、杨玲、蒋树林
摄)
调研团还来到绵阳市武都引水工程起始地武都镇。武都引水工程被邓小平同志誉为“第二个都江堰”,是具有防洪、灌溉、生态环保、国土资源保护、工业、生活供水、旅游以及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当地负责人介绍到,武都引水工程打赢绿水保卫战首先就是“清势乱”,按时寻库检查,明确管理范围。其次同三级地方建立了综合执法队,警民联动共同进行管理;并且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最后建立了三级核辐保护的工作制度,村社与管理单位联动参与,利用手机互联网实时传递新动态。采访结束后,调研团与当地党员、工作人员一起参与到“党员净岸巡河”活动当中,共同保卫武都水库的环境,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武引梦”贡献力量,谱写好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之武引篇章。

(图为调研团参与武都引水工程“党员净岸巡河”活动 严俊豪、杨玲、蒋树林
摄)
绵阳市三台县河湖保护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数据赋能,积极探索在线水位视频监测、无人机监测等科技手段的运用,精准定位污染源,提高生态保护效率。在这里调研团领略到了如今“山抱水,水漫山,山衬水,水映山”郪江自然环境,山水一色,形成水乳交融的天然画卷。三台县河湖保护中心骆股长谈到,郪江流域“4+2”河道清理监督模式已入选全国基层河湖管护典型案例,该模式也在绵阳市各县(市、区)全面推广,下一步,他们将积极探索和创新更多的基层河湖管护经验,切实守护一江碧水。

(图为调研团与三台县河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合影 严俊豪、杨玲、蒋树林
摄)
此次西南医科大学调研团的绵阳之行成果显著。通过此次调研,团队了解到绵阳市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未来团队将进一步深入长江经济带川渝各地,在守护长江、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这一代青年的壮丽篇章。